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

题型:石景山区一模难度:来源: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魔方格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______.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答案
举一反三

温度
溶解度


0℃10℃20℃30℃40℃50℃
NaCl35.735.836.036.336.637.0
NaHCO36.98.19.611.112.714.5
NH4Cl29.433.337.241.445.850.4
(1)A装置是指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C装置稀硫酸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依据图标分析可知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温度越低碳酸氢钠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通入后和氨气反应不能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的不到碳酸氢钠晶体,所以需要加一个洗气装置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A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4)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理论得到碳酸氢钠质量为8.4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碳酸氢钠的产率=
5.04g
8.4g
×100%=60%;
故答案为:60%
下列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题型:松江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胆矾中加入浓硫酸
C.HCl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
D.CO2通入BaCl2溶液中
某固态混合物中含有mgKNO3和若干不溶于水的杂质,将此混合物加入ng水中,在10℃、40℃、75℃时观察,充分溶解后的结果如下(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题型:松江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温度10℃40℃75℃
未溶固体261g175g82g
某温度下,VmL不饱和NaNO3溶液a g,蒸发掉b g水或加入b gNaNO3固体(恢复到原温度)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下列量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该温度下NaNO3的溶解度为100g
B.原不饱和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为
C.原不饱和溶液中NaNO3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D.原不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魔方格
题型:江苏难度:| 查看答案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