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C.用盐析法可得到皂化反应后所得的硬脂酸钠D.用含1molF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C.用盐析法可得到皂化反应后所得的硬脂酸钠D.用含1molFe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
C.用盐析法可得到皂化反应后所得的硬脂酸钠
D.用含1molFeCl3的溶液可制得6.02×1023个Fe(OH)3胶体粒子
答案
A、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并不是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均称为胶体,故A错误;
B、胶体不带电,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中的胶粒带电,故B错误;
C、向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食盐,能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而析出,故C正确;
D、用含1molFeCl3的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粒子数目小于6.02×1023个,故D错误.
故选C.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分散剂种类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漂白粉、钢、氯水、Fe(OH)3胶体均为混合物
C.CO2、SO3、NO2和水反应均能生成相应的酸,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KNO3溶液、铜、熔融的NaCl均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入过量H2SO4
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D.①③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同素异形体:正丁烷、异丁烷
B.电解质:H2O、CH3COOH、NH4HCO3
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D.硅酸盐产品:水晶、水泥、陶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带电,而溶液不带电,所以胶体能发生电泳现象而溶液不能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而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C.虽然NO2溶于水能生成HNO3,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D.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称为酸式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C.均一、稳定
D.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