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KNO3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B
BaSO4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钾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幅度比氯化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幅度大,所以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的溶解度骤降,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不大,因此硝酸钾析出,氯化钠留在溶液中,从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并非是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的缘故,错误;B、硫酸钡难溶于酸,先加盐酸无沉淀产生,排除Ag+、CO32-、SO32-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正确;C、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与氨气使酚酞溶液变红无因果关系,错误;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澄清石灰水,但不能得到浓度为2.0mol/L的Ca(OH)2溶液,错误,答案选B。
举一反三
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O3、Cl
D.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由硫化氢获得硫单质有多种方法。
(1)将烧碱吸收H2S后的溶液加入到如题20图—1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阳极区发生如下反应:S2—2eS (n—1)S+ S2 Sn2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电解后阳极区的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硫单质,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             
(2)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题20图—2所示。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           
②反应中当有1mol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               
③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                   
(3)H2S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H2。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题20图—3所示,H2S在高温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Fe2+、SO42、NO3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a2、NH4、CH3COO、Cl
C.0.1 mol·L-1的BaCl2溶液中:K+、Na+、OH、NO3ˉ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Mg2、K、Br、H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H)/c(OH)=1×1014的溶液:Fe2、K、HSO、ClO
B.0.1 mol·L-1FeCl3溶液:NH、H、I、SCN
C.0.1 mol·L-1Na2CO3溶液:K、Ca2、HCO、SO
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Ba2、NO、C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