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①                  ②           ③④⑤⑥  ⑦              ⑧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①                  ②           ③④⑤⑥  ⑦              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⑨ 
 
 

 
 
 
 
 
 
 
(1)上表中元素⑨对应的二价阳离子未成对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
(2)由元素③形成的一种不导电单质晶体,其名称为__________,该单质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在该晶体中,元素③的原子个数与形成的共价键键数之比为             
(3)元素⑦与①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 __________;根据对角线规则,元素②与⑧形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4)元素④与元素①形成的X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用氢键表示式写出X分子间存在的氢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测定元素①与⑥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与元素⑦的单质反应时,元素④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元素⑩的蓝色硫酸盐溶液显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1)4  (1分)
(2)金刚石   原子晶体   1:2(各1分)
(3) 离子键、共价键(2分,漏选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   共价化合物(1分)
(4)三角锥形(1分)   N—H…N (1分)
(5)HF分子间通过氢键会形成(HF)n分子(或HF分子间会形成氢键)(1分)
(6)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 (2分)
(7) 酸(1分)   Cu2++2H2O Cu(OH)2+ 2H+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以确定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元素分别为:H、Be、C、N、O、F、Mg、Cl、Cr、Cu;(1)⑨是Cr元素,Cr是24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及洪特规则书写其核外电子排布式,3d能级的能量大于4s能级的能量,所以先排4s后排3d,轨道中的电子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原子最稳定,所以C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其对应的二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所以二价阳离子未成对电子数目为4;(2)由元素③形成的一种不导电单质晶体,其名称为金刚石,其为原子晶体;金刚石为正四面体结构,一个碳连接着四个碳原子,所以原子个数与形成的共价键键数之比为1:2;(3)元素⑦与①⑤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铵,其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根据对角线规则,元素②与⑧形成的物质为氯化铍,其属于共价化合物;(4)元素④与元素①形成X分子,其为氨气,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用氢键表示式写出X分子间存在的氢键为:N—H…N;(5)元素①与⑥形成化合物为HF,由于其分子间形成了氢键,所以测定器相对分子质量时,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7)元素⑩的蓝色硫酸盐为硫酸铜,其为强酸弱碱盐,其溶液显示酸性,原因是铜离子的水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Cu2++2H2O Cu(OH)2+ 2H+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盐类水解等知识,该这些考点都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本题难度中等。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6个编号分别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高温下氨能还原氧化铁):
a. Al      b.Fe2O3     c.NaOH溶液     d. HI溶液    e.NH3    f.Cl2
图中⑤表示的物质是(     )
A.a或b B.c   C.d  D.e或f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溶液(或气体)X,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的Y溶液中,产生沉淀的量与加入X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符合图中情况的一组物质是(  )。

 
A
B
C
D
X
H2S
HCl
NH3
NH3·H2O
Y
Na2SO3
NaAlO2
AlCl3
AgN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过程中会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B.向Ba(NO3)2溶液通入SO2至过量
C.向Ba(0H)2溶液通入CO2至过量
D.向新制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质X、Y、Z均含同种短周期元素,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
 
(1)若X是无色极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味气体,Z是红棕色气体,由Y与W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含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等于另一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单质W是常见金属,则X的稀溶液转化为Y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X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则Y与W反应生成0.1 mol Z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Y是白色胶状沉淀,W为烧碱,则0.1mol Y与足量W反应生成Z时消耗烧碱的质量为         克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