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铝制饮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与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铝制饮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铝制饮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
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Ⅰ对,Ⅱ对,无
B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Ⅰ对,Ⅱ对,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无
D
铁或铝制成的槽车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答案
C
解析

正确答案:C
A、不正确,有因果关系,因为Al和Al2O3具有两性,铝制饮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B、不正确,就有因果关系;C、正确;D、Ⅱ不对,钝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举一反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Cl2、NO2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在加热的条件下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C.Cu、Fe、C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
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态马路”是运用光触媒技术,即在马路上铺设“光触媒”(如二氧化钛)物质,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转化、分解成对人体、环境基本无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马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催化剂表面氧化生成
B.“生态马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在催化剂表面氧化生成N2
C.“生态马路”对道路表面的清洁度有较高要求
D.“生态马路”是解决城市空气污染的途径之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 验 事 实
理 论 解 释
A.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SO2是电解质
B.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
C.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
D.
HF的沸点高于HCl
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C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二氧化氮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中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C.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D.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

A、B、C、D和甲有以下转化关系。已知甲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盐,且是某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D可溶于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组成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⑵甲能使B迅速转化为D,甲是(写化学式)                    ,此时甲溶液表现的性质是        .
⑶鉴定C中阳离子(不考虑H+)的试剂      ,现象       
⑷A转化为B时会放出无色气体E,在398K时1molA完全反应放出热量QkJ,则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⑸若A转化为C时无气体放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⑹写出溶液C和溶液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