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魔方格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α2,α2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______.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______.
答案
(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求: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判断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成对应的比例关系,根据图示P(s)+Cl2(g)→PCl3(g),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热为△H=-306 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P(s)+
3
2
Cl2(g)═PCl3(g);△H=-306 kJ/mol,
故答案为:P(s)+
3
2
Cl2(g)═PCl3(g);△H=-306kJ•mol-1; 
(2)△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Cl2(g)+PCl3(g)=PCl5(g),中间产物的总能量大于最终产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 PCl5(g)=PCl3(g)+Cl2(g)是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PCl5(g)=PCl3(g)+Cl2(g);△H=+93 kJ/mol,
PCl5分解率α1=
0.8mol-0.6mol
0.8mol
×100%=25%.PCl5(g)=PCl3(g)+Cl2(g)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α2 >α1
故答案为:PCl5(g)═PCl3(g)+Cl2(g);△H=+93kJ•mol-1;25%;大于; 
(3)Cl2(g)+PCl3(g)=PCl5(g),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降温有利于PCl5(g)的生成,
故答案为: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根据盖斯定律,P和Cl2分两步反应和一步反应生成PCl5的△H应该是相等的,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PCl5的热化学方程式:
P(s)+
3
2
Cl2(g)=PCl3(g);△H1=-306 kJ/mol,
Cl2(g)+PCl3(g)=PCl5(g);△H2=-93 kJ/mol;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306 kJ/mol+(-93 kJ/mol)=-399 kJ/mol,
故答案为:-399kJ•mol-1
举一反三
为解决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大的问题,某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工厂排出的富含CO2的废气经净化吹入碳酸钾溶液吸收,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CO2转变为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的部分技术流程如下:

魔方格

(1)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H<0.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而实际生产中采用300℃的温度,除考虑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外,还主要考虑了______.
(2)从合成塔分离出甲醇的原理与下列______操作的原理比较相符(填字母).
A.过滤    B.分液    C.蒸馏    D.结晶
(3)工业流程中一定包括“循环利用”,“循环利用”是提高效益、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除K2CO3溶液和CO2、H2外,还包括______.
(4)在体积为2L的合成塔中,充入2mol CO2和6mol H2,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______;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措施有______.
(5)如将CO2与H2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巳知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H2 (g)+
1
2
O2(g)=H2O(l)△H2=-285.8kJ/mol写出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
魔方格
4NO(g)+6H2O(g)△H=-905.9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molNH3和5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kJ
B.平衡时v(O2)=
4
5
v(NO)
C.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CO2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但其过量排放,可能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下列措施不能够有效控制CO2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提倡低碳生活,依法控制CO2的过量排放
②禁止滥砍滥伐,植树造林,恢复生态
③开发利用各种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④提倡使用脱硫煤、无铅汽油等清洁燃料
(2)常温下,碳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1=4.2×10-7,Ka2=5.6×10-11;次氯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4.7×10-8.写出84消毒液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CO具有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图示装置(固定装置及胶管略去)验证CO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

魔方格

已知:H2C2O4
 浓硫酸 
.
 CO2↑+CO↑+H2O,则实验选择的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若CO能够与Na2O2发生反应,则预测反应产物为______.
(4)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1;CO(g)+
1
2
O2(g)=CO2(g),△H=-283.0kJ•mol-1,写出CO2 和C(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以CO为燃料制作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CO,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若使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1molNaClO,则理论上需要氧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_____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再一次印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国地位.发射用液态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液态N2O4作氧化剂,反应产物为N2和水蒸汽.已知43液态N2H4反应放出二1kJ的热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枣庄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肼与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l)+N2O4(l)   3N2(g)+4H2O(g);△H=-1136kJ/mol
B.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22.4L N2H4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N2在反应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水是宝贵资源,研究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魔方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1所示.A、B、C三点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A、KB、KC关系为______,若从B点到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填序号).
a.加入少量盐酸
b.加入少量碳酸钠
c.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d.降低温度
(2)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于NH4+.已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1molNH4+全部被氧化成N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工厂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含有的Cr2O72-,总反应方程式为:Cr2O72-+6Fe+17H2O+2H+  2Cr(OH)3↓+6Fe(OH)3↓+6H2↑,该电解反应的负极材料反应的电极式为______,若有9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cr(OH)3物质的量为______.
(4)废水中的N、P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农药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较多的NH4+和PO43-,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镁矿工业废水,可以生成高品位的磷矿石--鸟粪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NH4++PO43-→MgNH4PO4↓.该方法中需要控制污水的pH为7.5-10,若pH高于l0.7,鸟粪石产量会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