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pH8.38.48.58.8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pH8.38.48.58.8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浦东新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甲: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
水解



H2CO3+OH-;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碳酸是二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所以碳酸根离子的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导致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故答案为:HCO3-+H2O
水解



H2CO3+OH-;大于;
(1)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不反应,但碳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Na2CO3+BaCl2=BaCO3↓+2NaCl,向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都生成白色沉淀,向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都不产生明显现象,故选B.
故答案为:乙;B;
(2)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值也不变,由此证明甲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等于;甲;
(3)碳酸氢钠的分解温度是150℃,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所以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由此判断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乙.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 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
c(HCO3-)
c(CO32-)
减小
D.加入 NaOH固体,溶液 pH减小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加入NaOH固体,
c(HC
O-3
)
c(C
O2-3
)
减小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根据需要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溶液呈______      (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以______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时发生的主要反应______.
(3)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甲同学: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降低,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在氨水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4)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
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mol•L-1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魔方格

(1)含酚酞的0.01mol•L-1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使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三种溶液的p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溶质NaHCO3Na2CO3NaCN
pH8.41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