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418。接通电源,阳

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418。接通电源,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418。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图4-18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I--2e-====I2
(2)2H++2e-====H2
(3)KI(或NaI)等水溶液
(4)CCl4(或CHCl3等)
(5)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
(6)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火焰呈紫色(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例如若(3)中答NaI水溶液,这里火焰呈黄色)
解析
运用学过的电解原理相关知识,推知在阳极周围生成了I2,证明电解质溶液中含有I-;在阴极上有H2生成;所以上层液体为KI溶液(或NaI溶液),下层液体密度大于水且与水不相溶,能从上层溶液中将I2萃取出来,说明下层液体为CCl4溶液(或CHCl3溶液);再应用金属离子的检验方法——焰色反应,即可给出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电解KNO3溶液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阴极移动,K+向阳极移动,分别在对应的极上析出
B.随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减小
C.OH-向阳极移动,阳极附近溶液显碱性
D.阴极上H+得电子被还原成H2,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富集下来的OH-使得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用铂电极电解饱和Na2SO4溶液,对电解质溶液判断正确的是
A.不会有晶体析出B.浓度变大
C.浓度变小D.pH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直流电电解下列各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和密度保持不变的是
A.用铜电极电解CuCl2溶液
B.用石墨电极电解Na2SO4溶液
C.用铜电极电解稀H2SO4
D.锌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ZnCl2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按A图装置进行实验,若图B的X轴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量,则Y轴不可能表示的情况是
A.c(Ag+)B.c()C.溶液的pHD.银棒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质量均为100 g的Cu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稍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的质量相差28 g,此时两极的质量分别为
A.阴极100 g,阴极128 gB.阳极91.0 g,阴极119.0 g
C.阳极93.6 g,阴极121.6 gD.阳极86.0 g,阴极114.0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