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其变化过程如下:(1)反应Ⅰ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如下:① 反应Ⅰ 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其变化过程如下:(1)反应Ⅰ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如下:① 反应Ⅰ 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其变化过程如下:

(1)反应Ⅰ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如下:

① 反应Ⅰ 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 1 mol Na(s)全部氧化成Na2O(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Ⅱ是Na2O与水的反应,其产物的电子式是     
(3)白色粉末为Na2CO3。将其溶于水配制为0.1 mol/L 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OH)-c (H)=c (HCO3)+2 c (H2CO3)
C.加入少量NaOH固体,c (CO32―)与c (Na)均增大
D.c (Na) > c (CO32―) > c (HCO3) > c(OH) > c (H)
(4) 钠电池的研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因锂资源短缺引发的电池发展受限问题。
① 钠比锂活泼,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
②ZEBRA 电池是一种钠电池,总反应为NiCl2 + 2Na  Ni + 2NaCl。其正极反应式是_____。
答案
(1)①放热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② Na(s)+1/4O2(g)=1/2Na2O(s) △H=-207 kJ/ mol 
(2)    (3)B  C
(4)①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增强。
② NiCl2+ 2Na+ 2e=Ni +2NaCl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所以发生的反应Ⅰ是放热反应。② 由题目提供的能量关系可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s)+1/4O2(g)=1/2Na2O(s) △H=-207 kJ/ mol。(2)反应Ⅱ是Na2O与水的反应,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Na2O+H2O =2NaOH。NaOH的电子式为:。(3)A.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Na2CO3+H2O NaHCO3+ NaOH。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促进盐的水解,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 (H)+ c (Na)= c(OH)+ c (HCO3)+ 2c (CO32―);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 (Na)=" 2" c (H2CO3)+ 2c (HCO3)+ 2c (CO32―),两式相减,整理可得c(OH)-c (H)=c (HCO3)+2 c (H2CO3)。正确。C.加入少量NaOH固体,由于Na+物质的量增多。c (Na)增大,c(OH)增大,使平衡Na2CO3+H2O NaHCO3+ NaOH逆向移动,所以c (CO32―)也增大。正确。D.Na2CO3=2Na+ CO32―;c (Na) > c (CO32―);H2O+CO32-OH-+HCO3-,所以c(OH) > c (H)。由于在溶液中还存在H2O H+ OH。所以c  c(OH) > (HCO3) 。因此在溶液微粒的浓度关系为c (Na) > c (CO32―) > c(OH) > c (HCO3) > c (H)。错误。(4)①Na、Li都是第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半径Na>Li。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因此钠比锂活泼。②由总方程式可知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式为NiCl2+ 2Na+ 2e=Ni +2NaCl;负极的电极式为2Na-2e-=2Na+.
举一反三
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Ⅱ: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Ⅲ: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Ⅳ: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碳酸钠俗称纯碱,其用途很广。实验室中,用碳酸氢铵和饱和食盐水可制得纯碱。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

实验步骤
Ⅰ、化盐与精制:①粗盐(含Ca2、Mg2、SO42-)溶解;②加入足量NaOH和Na2CO3溶液,煮沸;③过滤;④加入盐酸调pH至7。
Ⅱ、转化:①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研细的碳酸氢铵;保温,搅拌半小时;②静置,a 、b ;③得到NaHCO3晶体。
Ⅲ、制纯碱:将得的NaHCO3放入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到室温,即得到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1)“化盐与精制”可除去的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是                
(2)“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3)“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的加热方式是              ;为什么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                              
(4)a、b处的操作分别是                        
(5)实验室制得的纯碱含少量NaCl还可能含少量NaHCO3,为测定纯碱的纯度,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样品G克,将其放入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2滴酚酞,用c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变,滴定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1mL。此时发生的反应为:
CO32-+H→HCO3-
①样品中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的表达式是              
②向锥形瓶溶液中继续滴加2滴甲基橙,用同浓度的盐酸继续滴定至终点,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2mL。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根据实验数据,如何判断样品含NaH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黏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
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3)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成立。你的理由是       
(4)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沉淀量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有关叙述如下。
①可以使用MgCl2溶液作沉淀剂,使OH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②检验是否完全沉淀的操作方法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溶液
③用氯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优点是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④用氯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优点是碳酸根离子能完全转化为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装置省略)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装置。先给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观察到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D.根据管右端棉花球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