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反应Ⅰ: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反应Ⅰ: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Ⅰ.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反应Ⅰ: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
(1)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________循环利用。
(2)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洗涤、灼烧。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 min的NaHCO3  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
取加热了t1 min的NaHCO3样品29.6 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曲线a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___________;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1
(4)若取21.0 g NaHCO3固体,加热了t2 rn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l4.8 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2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Ⅰ(1)NH3 
(2)HCO3+NH3=NH4++CO32–
Ⅱ.(1)冷却,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2)过滤    2NaHCO3Na2CO3+H2O+CO2↑ 
(3)Na+     HCO3-        1:2
(4)0.75 mol/L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NH4Cl中加入过量石灰乳,发生的反应有Ca(OH)2+2NH4Cl=2NH3↑+2H2O+CaCl2,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氨气,其中氨气可再利用,故答案为:NH3
(2)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HCO3+NH3=NH4++CO32–
Ⅱ.(1)装置丙中冷水的作用是降温,使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发生的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制取Na2CO3时需要过滤得到晶体,洗涤后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
(3)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钠离子始终不变,碳酸根离子减小,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增大,当碳酸根离子全部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再滴入盐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离子减小,所以c曲线表示的是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碳酸根离子浓度0.2mol/L;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故答案为:Na+ ,HCO3-; 1:2;
(4)若取21g NaHCO3固体物质的量=21g/84g/mol=0.25mol,
加热了t1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8g.依据化学方程式存在的质量变化计算:
2NaHCO3=Na2CO3+CO2↑+H2O    △m
2   1                      62
0.2mol  0.1mol               21g-14.8g
反应后NaHCO3物质的量=0.25mol-0.2mol=0.05mol;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氯化氢物质的量0.05mol;
Na2CO3物质的量=0.1mol,Na2CO3+2HCl=2NaCl+H2O+CO2↑,消耗氯化氢物质的量0.2mol;
剩余氯化氢物质的量=0.200L×2mol/L-0.05mol-0.2mol=0.15mol,剩余溶液中c(H+)=
0.15mol/0.2L=0.75mol/L故答案为:0.75mol/L
举一反三
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和铝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D.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能与硫酸铜稀溶液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
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
C.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作呼吸面具的氧气来源
D.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部分金属可以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待完全反应后,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选项序号),
产生现象b的原因是                                          
a.钠浮在水面                                  b.钠熔成小球  
c.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逐渐消失  
d.反应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2)铁粉可以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填化学式)和氢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讨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铝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若两个反应在相同状况下放出等量的气体,则两个反应中消耗的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1)在实验室中利用上述原理从反应所得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2)实验所得碳酸氢钠晶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有Cl和NH4+,实验室鉴定Cl所选用的试剂是、,鉴定另一种杂质离子的方法是  (填序号)。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3)碳酸氢钠晶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