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1.5g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则需加水      g。

用11.5g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则需加水      g。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用11.5g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则需加水      g。
答案
909g
解析

利用n=计算Na的物质的量,由Na原子守恒可知,n(Na)=n(Na+),再利用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来列式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及其质量即可。
n(Na)=n(Na+)=11.5g÷23g/mol=0.5mol
根据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可知参加反应的水的物质的量是0.5mol
由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可知,反应后水的物质的量是0.5mol×100=50mol,所以共计需要水的物质的量是50mol+0.5mol=50.5mol,质量是50.5mol×18g/mol=909g。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钠与水原理以及物质的量计算的了解掌握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明确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及信息中水分子与钠离子的关系即可解答。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与足量O2反应,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B.Na2O和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无K
D.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 mol
B.将10 g H2和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将生成物(H2O、CO2)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固体增重为10 g
C.将Na2O2投入FeSO4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后剩余固体为Na2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     ,俗称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       后者(填“>”、“<”或“=”)。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mL CO2,U型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型管,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注射器内壁的磨擦阻力)
(1)U型管内的玻璃珠并不参与反应,其所起的作用除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走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2)U型管中可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3)注射器I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mL,其原因除可能仍还含CO2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4)为了使剩余气体中二氧化碳能反应完,接下来的操作是          
(5)要证明反应产物之一为氧气,最为方便的实验方法是           
(6)本实验结束后固体产物板结,难以从U型管中取出,为了要证明固体产物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时还需要从如下图示仪器和试剂中选择       (填字母)。当装置和药品都安装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碳酸钠: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后,再不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过滤得到NaHCO3晶体。
(1)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NaHCO3得到纯碱制品,实验室可进行此操作的装置是           
 
A                  B                 C                     D
(3)得到的纯碱制品含有少量NaHCO3和NaCl,设计实验验证样品中各种组分。试剂和仪器限选用: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Ba(NO3)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
步骤一:取少量制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溶解。往试管中加入            
                           振荡,观察                 
现象: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结论:                            。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浊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B中,加入                       
振荡,观察
 
现象:                           ;
结论:样品中含有NaHCO3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浊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C中,                             
                          振荡,观察
 
现象:                           ;
结论:                            。
 
(4)用碘量法测量自来水中残留的Cl2的浓度:
① 在大锥形瓶中放置过量的KI,加一定量的冰醋酸,准确取水样200mL加入瓶中,迅速塞上瓶塞摇动,水样呈淡黄色,发生反应:Cl2+2I=2Cl+ I2
②加少许淀粉溶液,用cmol/L 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当                                                            ,达到滴定终点。
③重复操作3次,平均读数为V mL,则该样品中残留Cl2的浓度:         mg/L(Cl的相对原子质量:35.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