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2+、NH4+、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下两套实验方案。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X置于酒精灯外

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2+、NH4+、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下两套实验方案。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X置于酒精灯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2、NH4、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X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其中不含K。对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加以纠正、补充:                   
                      
方案二:亚硝酸钴钠法
在CH3COOH酸化的溶液中,K与亚硝酸钴钠[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K2NaCo(NO2)6],该原理可用于K的检验。注意:NH4也能与Na3Co(NO2)6生成黄色沉淀,会干扰K离子的检验。请你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未知溶液X中是否含有K
                                                                           
                                                                         
答案
方案一:应使用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溶液 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方案二:向未知溶液X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静置、冷却后取上层清液
少许;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或者取未知液X蒸干并灼烧,将所得固体溶于水,过滤;取少量滤液,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
方案二中的关键问题是题中所给信息: NH4也能与Na3Co(NO2)6生成黄色沉
淀,会干扰K离子的检验。那首先要除去NH4+,加入NaOH溶液,除去NH4+同时会生成Fe(OH)2等沉淀,因此要过滤。由题所知加酸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要用醋酸,不宜使用HNO3
举一反三
有人设计一个Na2O2与CO2反应实验装置图如下:

打开止水夹,发现CO2通过裹有Na2O2的脱脂棉,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与CO2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b:                                 
(2)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质量为m g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样品,并用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组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氧气的体积,该同学读取实验数据时应注意冷却至室温、____________、眼睛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②乙同学通过连接仪器①②进行实验,他测得的数据是             。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偏高,理由是                     
③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每种仪器只准使用一次),写出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                           
④按③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分别是w1 g和w2 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⑤在③的改进装置中由于受到仪器的局限,是否也有不足之处      (若没有,此空不必回答;若有,请一并说出不足的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种短周期元素X、Y、Z两两之间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均为1:1的三种化合物A、B、C。已知A、B均为离子晶体,构成A晶体的阴离子X和构成B晶体的阳离子Z+分别与He和Ne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常温下,A、B与水都能发生剧烈反应,分别生成无色气体R和W;由X、Y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也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W。据此回答:
(1)Y是               (填元素名称)
(2)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石蕊试液褪色,说明C具有           性。
(3)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                  
(4)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      。若其它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向100 mL2 mol/L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得到9.3 g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       (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中存在的阴离子,试完成下列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
 
 
② 过滤,取2 mL滤液于试管中
③       
 
 
  (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反应I为: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如下。
① 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     循环利用,同时得到融雪剂     
② 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
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测得最后所得溶液M的pH>7(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在溶液M中逐滴缓慢滴加1 mol/L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图中B点位置固定,V(B)="300" ml。,而点A、C可在各自的轴上移动。
(1)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B点时,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两种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直接相加)。
(2)V(A)的取值不同时,溶液M中的溶质的成分也不同,请填写下表:
V(A)的取值
V(A)=0
0<V(A)<150
V(A)=150
150<V(A)<300
溶质的成分




  (3)取V(A)="100" mL时对应的溶液M 30 mL与等体积的l mol/L的盐酸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V mL,则V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将等体积的a mol/LNa2CO3溶液和b mol/L盐酸相互滴加混合,收集的气体体积大小关系为:V1>V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V1是盐酸滴入到碳酸钠中产生的气体B.2a>b>a
C.a="b"D.2a="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