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用稀盐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       (写序号)。
答案
Fe2O3+6HCl=2FeCl3+3H2O 棕黄
(1)FeCl3+3NaOH=3NaCl+Fe(OH)3↓ 复分解反应
(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
(4)①Fe(OH)3+3H=Fe3+3H2O  ②2Fe3+2I=I2+2Fe2③①
解析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
(1)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2)此小题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法。
(3)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利用这一点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4)HI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Fe(OH)3胶体聚沉,H使其溶解,生成的Fe3又能氧化I生成I2;而HCl只能使其先聚沉再溶解。该题涉及到胶体的聚沉、Fe(OH)3的碱性、HI是强电解质、具有酸性、还原性等性质。分析④时的关键在于Cl比I还原性弱,Cl不能还原Fe3,故导致现象不同。
举一反三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
A.只有①或②B.只有②或④
C.只有①或②或③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含有1 mol 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A.Fe B.FeOC.Fe(OH)3D.Fe2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黄色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Ⅰ.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Ⅱ.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已知:Ksp[Fe(OH)3]=4.0×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Ⅰ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过程Ⅱ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________。(列式计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完成(1)~(3)题: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与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请写出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层铜绿可以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除去铜绿而不损伤器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 183.4 ℃,铁的熔点是1 534.8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