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序号 | 双氧水体积 | 催化剂 | 待测数据 | |
a | 15mL | 无 | ||
b | 15mL | 0.5g CuO | ||
c | 15mL | 0.5g MnO2 | ||
Ⅰ.(1)④、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后才能研细; 故答案为:干燥. ⑤、由工艺流程可知④中的CuO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钠杂质,取最后几滴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浑浊,证明沉淀已洗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几滴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浑浊,证明沉淀已洗净. (2)①由表中信息可知,双氧水、催化剂一定,比较催化能力,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气体体积越多(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催化能力越强.所以应测量的数据为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故答案为: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②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质量不变.故还需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改变. Ⅱ.(2)由装置图可知,向容器①中通入氢气,应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C. 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O2,容器①液面上部有O2,Fe2+易被氧化为Fe3+,通入氢气赶走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O2和容器①液面上部的O2,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故答案为:A;B、C;赶走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O2和容器①液面上部的O2,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3)布氏漏斗的颈下口斜口应与抽滤瓶的支管相对,有利于减压抽滤,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4)令24.50g产品中Fe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5Fe2+~~~~~~MnO4-, 5 1 xmol 0.01L×0.1000mol/L×10 所以x=
所以24.50g产品中(NH4)2SO4?FeSO4?6H2O的为0.05mol, 所以24.50g产品中(NH4)2SO4?FeSO4?6H2O的质量为0.05mol×392g/mol=19.6g. 所以24.50g产品中(NH4)2SO4?FeSO4?6H2O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80%. | ||||
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__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______,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___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氧化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______、______、冷却结晶、洗涤、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优点是:______.(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 ||||
向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剩余了m1克金属,再继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钠溶液后剩余了m2克金属,则m1和 m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
氢化亚铜(CuH)是一种不稳定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也能与酸反应,用CuSO4溶液和“某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产生它.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