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答案
(1)稀氨水和酚酞 稀氨水中的NH3气体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SO2气体的品红  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由实验现象判断实验原理的直觉和逆向思维能力。首先要审清实验的装置为一封闭体系,受热时,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进入气球,导致溶液的颜色的变化;冷却后,逸出的气体又溶解在溶液中,得到原来溶液,恢复到原来溶液的颜色。在中学阶段,因为气体的溶入和逸出而导致溶液颜色互变的最常见的是SO2与品红溶液之间以及NH3与酚酞溶液之间,然后根据题中现象进行分析、验证并解答即可。
举一反三

2SO2(g)+O2(g) ≒  2 SO3(g);ΔH=-196.6KJ/mol
(1)该反应在__________(设备)中进行,这种生产硫酸的方法叫做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操作温度选定400∽500℃,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硫酸工业选定压强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作出这种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50%B.60%C.70%D.8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分析判断A和B 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各自的化学式。  
(2)写出①~⑦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SO2和O2以体积比为1:3混合后,通入接触室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平衡时,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之比为71:80。求SO2的转化率?并回答SO2接触氧化为SO3时不采取加压措施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整个“固硫”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①化合②分解③置换④复分解⑤氧化还原反应⑥非氧化还原反应⑦离子反应⑧非离子反应(分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⑤⑥⑧    D.②④⑤⑦
(2) 第一步“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所需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A.1    B. 2     C.3        D.4
(3)比较此法与“石灰石粉末与含硫煤混合”法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4)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先将燃料煤脱硫 ④在土壤中加石灰防止酸化 ⑤开发新能源,避免含S、N的氧化物大量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