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也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

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也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也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1)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
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否”),理由是______;
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2)利用装置Ⅰ、Ⅲ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______,C 中加______,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
(1)甲同学: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氧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和氧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应采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该装置不能收集氧气和一氧化氮.
故答案为: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一氧化氮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但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乙同学:二氧化氮和水能发生反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排难挥发的有机溶剂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不改变仪器装置,所以只能采用排难挥发的有机溶剂法收集.
故答案为:将装置Ⅱ中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丙同学:若该装置可改变仪器装置,所以可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
(2)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可将KMnO4作为氧化剂和盐酸反应判断是否生成氯气,如氯气氧化性大于Br2,则将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如果溶液变为橙红色,说明有Br2生成,从而确定氧化性:KMnO4>Cl2>Br2.
故答案为:KMnO4固体;溴化钠溶液;溶液呈橙色.
举一反三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有机硝酸类药(如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这类药的机理,它在体内转化过程中可产生NO,通过NO的作用,导致平滑肌松弛,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使心肌性供血状况改善,病情得以缓解.

魔方格

图为某实验者设计的验证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2气体中含有NO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常温时,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N2O4晶体存在.
(1)反应前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一段时间N2,其理由是______;
(2)若装置中缺B部分,其后果是______;
(3)反应结束后,打开D部分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D瓶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若通入的是热氧气,则瓶内气体的颜色比以前更深,其原因______;
(4)C部分装置的作用是______;E部分中a仪器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NO2、NH3、O2的混合气体26.88L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45.75g,气体体积缩小为2.24L,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木条不复燃.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
A.31.667B.35.785C.38.125D.40.62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盛有12毫升NO的试管倒置在水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氧气后,如果试管内气体体积变为4毫升,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可能是(  )
A.7毫升B.8毫升C.11毫D.13毫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和一定体积的NO与4.5体积的氧气组成的混和气体置于试管中.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  )
①3体积;②4体积;③5体积;④5.5体积;⑤2体积.
A.③B.⑤C.④或⑤D.②或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