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B.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有碳氧双键生成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B.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有碳氧双键生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B.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有碳氧双键生成,属于消去反应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答案
A、苯酚遇溴水出现白色沉淀,2,4-已二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甲苯和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原理,会分层,上层为橙红色,现象不同,可以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故A正确;
B、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
C、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醛,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
D、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举一反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浓溴水除去苯中的苯酚
B.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C.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清洗
D.苯与酸性KMnO4溶液混合振荡、静置分层,下层液体为无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们对苯的结构及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实验测得苯的分子式为C6H6,与烷烃相比,6个碳原子应结合14个氢原子才能达到饱和,写出C6H6的一种含叁键且无支链链烃(注意:C周围四对共用电子对除碳碳叁键外其他碳原子达到饱和)的结构简式______.
(2)既然苯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等不饱和键,苯应该能使溴水褪色,但实验发现,将溴水滴入苯中,只是出现了分层现象.若将溴水换成液溴,加入少量铁粉,可发生剧烈反应.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图装置使苯与液溴反应.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①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
③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现象是______.
(3)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哪些事实______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C.1mol苯能与3molH2加成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4)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  )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 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
A.②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④⑥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苯、液溴、铁粉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反应并生成溴苯
B.将碘酒滴加到土豆上出现蓝色
C.蔗糖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Cu(OH)2悬浊液,出现砖红色沉淀
D.在鸡皮上滴入少量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平面六边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有(  )
A.苯的间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