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 5 g的Na2CO3和NaHCO

(11分)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 5 g的Na2CO3和NaHCO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1分)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 5 g的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个试管上,将气球内的固体粉末同时倒人试管中,已知盐酸足量,观察实验现象。

(l)两支试管中均产生气体,其中产生气体较快的为________(填“试管I”或“试管II”),投入________(填化学式)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比较大。
(2)甲同学触摸上述两试管,发现试管I变冷,试管Ⅱ变热,由此提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与HCl反应为吸热反应,Na2CO3与HCl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进一步探究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乙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定温度;②静置、测定温度;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定温度、记录。得到以下数据:

上述实验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乙同学可得出结论:
①NaHCO3的溶解过程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下同);Na2CO3的溶解过程________。
②CO32与H反应为一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下同),HCO3与H反应为________反应。
(3)比较甲乙同学的实验,你认为 ________(填“甲”或“乙”)的实验方案更合理、更严密。
答案
(1)试管I;NaHCO3
(2)烧杯、玻璃棒、温度计;①吸热、放热;②放热、吸热;
(3)乙
解析

试题分析:(1)碳酸氢钠与碳酸钠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的反应速率快,因为碳酸氢钠只需结合1个氢离子就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产生气体较快的是试管I,等质量的碳酸氢钠与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的气体多,所以投入NaHCO3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比较大。
(2)根据实验操作判断,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①从表中数据可知当时室温是19.0ºC,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低于19.0 ºC,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过程吸热;同理碳酸钠的溶解过程是放热;
②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2步,CO32+H=HCO3,HCO3+ H=H2O+CO2↑,由碳酸氢钠的反应温度判断HCO3与H反应为吸热反应,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第一步是放热反应;
(3)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更合理,甲同学的判断可能是因为溶解过程的热效应造成的温度的差异,不能说明是反应的热效应造成的,乙同学通过比较反应后的温度,判断反应的热效应,与甲相比更有说服力。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的的失败原因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检验淀粉是否水解时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析出银镜  
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装置中不存在的仪器是
A.坩埚B.泥三角C.三脚架D.石棉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硫代硫酸钠的纯度可用滴定法进行测定,原理是:2S2O32+ I2 → S4O62+ 2I-
38.配制100 mL0.0500 mol/L I2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选填编号)。
a.100 mL容量瓶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
滴定管标有使用温度:20oC; 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mL。
39.取2 .500g含杂质的Na2S2O3·5H2O晶体配成50mL溶液,每次取10.00mL放入锥形瓶里,加2滴淀粉为指示剂,再用0.0500 mol/L I2溶液滴定,实验数据如下(第3次初读数为 0.00,终点读数如图; 杂质不参加反应):

编号
1
2
3
消耗I2溶液的体积/mL
19.98
20.02
 
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Na2S2O3•5H2O(式量248)的质量分数是(保留4位小数)              
40.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操作是      (选填编号)。
a. 滴定时滴定管中的液体滴在锥形瓶外
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装入待测溶液
c. 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d. 振荡时溶液溅出锥形瓶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制备乙酸乙酯
B.装置②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干燥、收集Cl2,并吸收多余的Cl2
D.装置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转移液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