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

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答案
B
解析
水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A不正确,应该用沙子扑灭;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应该用沙子扑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选项D不正确,应该用干布擦去,答案选B。
举一反三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仰视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②⑤⑥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称取了4.0 gNaOH固体,欲配制100 mL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用到的能确定体积的两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在实验中的作用有_____。
(3)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________;
②定容时仰视仪器上的刻度线________;
③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________。
(4)最后所得的溶液应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请你填写该标签(如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欲帮助环保局配制48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用于当地水质检测。试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同学选择________ 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图Ⅰ所示,则如图Ⅱ所示操作应在图Ⅰ中的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和③B.①和②C.④和⑤D.③和④
(3)该小组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
(4)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①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浓度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480mL 0.1mol/LNaOH溶液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量筒、烧杯
B.洗净的容量瓶必须干燥后,才能用
C.称量2 g氢氧化钠固体
D.没有等溶液冷却就转移,或定容时俯视,均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等。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A.一定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B.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
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D.用浓氨水和浓盐酸进行氨和氯化氢反应的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