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N、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N、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 g |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
|
答案
A |
解析
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溶液中含有Fe2+、NO3-、SO4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还含有Na+。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的物质是Fe2O3,其质量为80 g,故A项错。 |
举一反三
工业利用精炼镁渣(含有MgO、KCl、MgCl2、BaCl2、CaCl2、FeCl3等杂质)回收MgCl2的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25 ℃时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
物质
| CaCO3
| MgCO3
| BaCO3
| Mg(OH)2
| Fe(OH)3
| Ksp
| 4.96×10-9
| 6.82×10-6
| 5.1×10-9
| 5.61×10-12
| 2.64×10-38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时的离子方程式 。 (2)溶解时温度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要求控制在35 ℃左右,其理由是 。 (3)操作Ⅰ包含多个操作,分别为 ,过滤,洗涤,烘干。烘干时需要减压烘干,原因是 。 (4)为减少Na2CO3的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在中和工序(中和后溶液接近中性)结束前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 离子,选择检验该离子的原因是 。 (5)母液的主要成分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AlCl3溶液蒸发结晶提取无水AlCl3 | B.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浸泡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的CaSO4 | C.用饱和的NaOH热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 | D.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
|
下列使用漏斗的几个实验装置中,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过滤时不断搅拌 | B.用图2所示装置吸收NH3制氨水 | C.用图3所示装置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 | D.用图4所示装置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
|
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
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过滤、洗涤、干燥。 ②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下同)。若未进行步骤 ,将使测量结果偏低。 ④若沉淀样品质量为m g,装置D质量增加了n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3)丙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测量CO2的体积并测量 来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
欲使混合物中的CuSO4·5H2O、NH4Cl、SiO2分离开,其必要的实验操作是( )A.升华 溶解 过滤 蒸发 | B.溶解 过滤 萃取 分液 | C.加热 溶解 过滤 结晶 | D.溶解 过滤 分馏 结晶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