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① NaBr+H2SO4 = HBr+NaHSO4;②R-OH+HBrR-Br+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① NaBr+H2SO4 = HBr+NaHSO4;②R-OH+HBrR-Br+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① NaBr+H2SO4 = HBr+NaHSO4;②R-OH+HBrR-Br+H2O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
沸点/℃
78.5
38.4
117.2
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                          。
(2)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3)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4)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5)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答案
27.(14分)(1)小于(1分);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3分)    (2)下层 (2分)   (3)abc (2分)   (4)c (2分)
(5)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2分)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醇能和水形成氢键而易溶于水,溴代烃和水不反应也不能和水形成氢键,所以溴代烃的水溶性小于相应的醇;
(2)1-溴丁烷和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所以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且产物1-溴丁烷在下层;
(3)浓硫酸和1-丁醇反应制备1-溴丁烷的反应中易发生副反应: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所以稀释稀释后类似反应发生较难,可以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故a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稀释浓硫酸后能减少Br2的生成,故b正确;反应需要让溴化氢和1-丁醇反应,若使用浓硫酸,浓硫酸被稀释放热温度升高,使溴化氢大量挥发,因此用稀释后的硫酸可以减少HBr的挥发,故c正确; 水是产物不是反应的催化剂,故d错误;故选abc。
(4)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物,所以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若用NaI,碘离子可以被溴氧化,但生成的碘单质会又溶解在溴代烷中而引入杂质,故a错误;溴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是溴代烷在NaOH溶液中容易水解而损失,故b错误;溴单质和NaH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除去溴单质,故c正确;KCl不能除去溴单质,故d错误;故选c。
(5)根据题给信息知,乙醇和溴乙烷的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可以使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可以制得更多的溴乙烷;而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容易一同蒸出,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
举一反三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 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 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X中一定不存在FeOB.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C.Z溶液中一定含有KCl、K2CO3D.Y中不一定存在Mn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多晶硅(硅单质的一种)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制备中副产物以SiCl4为主,它环境污染很大,能遇水强烈水解,放出大量的热。研究人员利用SiCl4水解生成的盐酸和钡矿粉(主要成分为BaCO3,且含有铁、镁等离子),制备BaCl2 • 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 常温下Fe3+、Mg2+ 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2.4;
② 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7; BaCl2 •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4;
(1)SiCl4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下,SiCl4 (g) 用H2还原可制取纯度很高的硅,当反应中有1mol电子转移时吸收
59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钡矿粉调节pH=7的作用是:
①使BaCO3转化为BaCl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滤渣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aCl2滤液经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再经真空干燥后得到BaCl2 • 2H2O
(6)10吨含78.8% BaCO3的钡矿粉理论上最多能生成BaCl2 • 2H2O___________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带中含有碘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的步骤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   )
①通足量氯气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过滤 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③→⑤→②→④B.②→①→③→④→⑤
C.②→④→①→③→⑤D.③→①→②→⑤→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过碳酸钠(2Na2CO4·3H2O)是一种新型高效固体漂白***菌剂,它具有无臭、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依托纯碱厂制备过碳酸钠可降低生产成本,其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填写仪器名称)。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检验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硝酸        c. 硫氰化钾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②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观察到                说明装置不漏气。
③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为         
④某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应再连接E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        (选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断的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