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B向溶液X中先滴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B向溶液X中先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B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NaOH溶液,再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附近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C
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
有黄绿色气体
PbO2具有氧化性
D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
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
AC
解析

试题分析:A、能和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不一定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A正确;
B、铵盐能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或在加热的条件下放出氨气,所以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NaOH溶液,再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附近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NH4+,B不正确;C、黄绿色气体应该是氯气,这说明二氧化铅能把浓盐酸氧化,因此二氧化铅具有强氧化性,C正确;D、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气体可以是CO2,也可以是SO2,因此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也可能含有HCO3或SO32或HSO3,D不正确,答案选AC。
举一反三
甲、 乙、 丙、 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a、Ba2、Al3、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0.1 mol/L甲溶液中c(H)>0.1 mol/L;
②将少量乙溶液分别滴入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SO42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显酸性D.丁溶液显酸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左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该操作中除用到烧杯和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溶液A中的离子主要有Na、OH       ;试剂X是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上右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改进的措施是在装置Ⅰ、Ⅱ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         溶液的洗气瓶。
(4)从溶液E中获得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回收的含铜电缆废料中提取铜时,假若设计如下两种方案,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甲:

方案乙:

(1)两个方案中,符合当前生产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是方案      ,理由是    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2)方案乙中铜溶解生成蓝色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3)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可得到一种结晶水合物的晶体。获得晶体后对其进行检测:
①先取a g的晶体进行脱水实验,获得无水固体为(a—1.26)g
②将无水固体溶于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后滴加1.00mol/L的氯化钡溶液,当滴加10.00mL溶液时,沉淀恰好完全。通过计算测知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4)氯化亚铜(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CuCl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CuCl的质量分数大于96.5% 。工业上用硫酸铜等原料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备CuCl :
2CuSO4+ Na2SO3 + 2 NaCl + Na2CO3=2 CuCl ↓+ 3 Na2SO4 + CO2
测定CuCl质量分数时先准确称取所制备的0.2500g CuCl样品置于一定量的0.5mol·L-1 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用0.1000mol·L-1 Ce(SO4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4.60mL Ce(SO42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CuCl=Fe 2++Cu2++Cl,Ce4+ + Fe 2+=Fe 3+ + Ce3+
计算上述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常回收冶炼锌废渣中的锌(含有ZnO、FeO、Fe2O3、CuO、Al2O3等杂质),并用来生产Zn(NO3)2·6H2O晶体,其工艺流程为:

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Al(OH)3
Fe(OH)3
Fe(OH)2
Cu(OH)2
Zn(OH)2
开始沉淀的pH
3.3
1.5
6.5
4.2
5.4
沉淀完全的pH
5.2
3.7
9.7
6.7
8.0
 
(1)在“酸浸”步骤中,为提高锌的浸出速率,除通入空气“搅拌”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2)在“除杂I”步骤中,需再加入适量H2O2溶液,目的是将Fe2+氧化为     ,便于调节溶液的pH使铁元素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除去。为使Fe(OH)3、Al(OH)3沉淀完全,而Zn(OH)2不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              。检验Fe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静置片刻,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3+沉淀完全。
(3)加入Zn粉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验证一些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到金属钠中,能看到U型管左侧红墨水上升
B.Ⅱ图中:观察到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待尾气全部被碱吸收后,将稀硫酸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可能看到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C.Ⅲ图中:观察到量简内黄绿色逐渐消失,量筒内壁有油状物质生成。该现象是由于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加成反应
D.Ⅳ图中,可以比较KMnO4、Cl2和S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