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以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B.通过装有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以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B.通过装有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以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B.通过装有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C.用苯,通过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溴苯中的溴
D.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苯中的乙酸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生石灰极易吸水生成氢氧化钙,而乙醇的沸点低,蒸馏即可,A不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从而带入新的杂质,B不正确,应该用溴水。苯和溴苯是易溶的,C不正确,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乙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苯不溶于水,D正确,答案选B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考点。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举一反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HNO3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盛有新配制FeS0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滴人几滴浓HN 03,溶液的颜色变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突然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这一奇 特现象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与求知***,对此现象设计了探究性实验。
(1)实验室粗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方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绿矾(FeS04·7H2 0)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假设:
甲同学认为是FeS04与HN03作用
乙同学认为是KSCN与HNO3作用
(3)根据乙同学的观点,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向浓HN0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继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蓝色,最后变成无色。将产生的气体通人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气体(该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向浓HNO3中滴入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还应设计K2S04溶液与浓硝酸作用的实验,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延伸探究:丁同学认为SCN-的性质还应进一步探究,查资料发现:(SCN)2是一种“拟卤素”,与C12、Br2有相似的性质。他据此设计了以下方案:向Fe(SCN)3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变为黄色。请写出Fe(SCN)3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用SCN -间接检验Fe2+时加入氧化剂应注意   (填“少量”、“过量”);
b、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Fe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溶液中含有Cl、CO32、SO42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加入试剂及其顺序(从左至右)正确的是(  )
A.氯化钡溶液、硝酸、硝酸银溶液B.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
C.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D.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Cl、NO3、SO42、CO32中的某一种(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
①若将四种盐分别溶于水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四种盐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依据实验事实推断:
A、B、C、D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化学]
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熔点/℃
密度(20℃) / g·cm-3
溶解性
甲醇
64. 7

0. 7915
易溶于水
乙醚
34. 5

0. 7138
微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33 ~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的         
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       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层。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               。
(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
(4)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       ,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KMnO4酸性溶液
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Br2的CCl4溶液
C
C2H5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NaOH溶液
KMnO4酸性溶液
D
C2H5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NaOH溶液
Br2的CCl4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