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的除杂质方案设计中,合理的是 A.NO2(NO):通入足量O2充分反应 B.CO2(SO2):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C.N

下列各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的除杂质方案设计中,合理的是 A.NO2(NO):通入足量O2充分反应 B.CO2(SO2):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C.N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各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的除杂质方案设计中,合理的是 
A.NO2(NO):通入足量O2充分反应
B.CO2(SO2):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C.Na2SO3溶液(Na2SO4):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
D.Na2CO3固体(NaHCO3):充分加热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氧气过量,会引入氧气,不正确;饱和碳酸钠溶液,也能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不正确;亚硫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C不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学生需要明确的是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举一反三
(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验安全规范要求的是                (填序号字母)。
① 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② 在实验室做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氮的实验时,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
③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加热CuO至高温,然后立即通入H2使反应发生
④实验中当有少量的过氧化钠剩余时,用纸包裹好后将其放入垃圾桶中
(2)某学习小组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及部分产物的性质(装置中的铜丝可适当上下抽动)。

① 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欲使反应迅速停止,可采取的措施为                     
② 若装置②用来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性质,在装置②的试管中加入的试剂为品红试液,通入气体后,现象为                        ,此现象证明该气体产物具有           性。
③ 装置③中盛有某单质的水溶液,用来检验气体产物的还原性,则该单质的水溶液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 实验最后,要将图①大试管中的液体与水混合,以观察颜色检验存在的离子,从安全角度考虑,混合的方法应该是                                 
⑤ 实验中,在所用仪器及仪器间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同学们仍闻到了较强的刺激性气味,说明此实验的整套装置设计有缺陷,会造成空气污染。改进此实验装置的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分液,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要求:填序号)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2分)
(2)________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2分)
(3) 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使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己烯、甲苯4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FeCl3溶液B.溴水C.KMnO4溶液D.金属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