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收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法.
(3)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______ 做干燥剂.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D.P2O5固体
(4)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5)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举例说明引发喷泉法______.魔方格
答案
(1)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故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
(3)浓硫酸具有酸性,五氧化二磷为酸性氧化物,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都不能干燥氨气,
故答案为:BC;
(4)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到瓶内,形成喷泉现象,
故答案为: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松开弹簧夹;挤出的水溶解了烧瓶中的NH3,使瓶内压强减小,烧瓶内外形成了气压差;
(5)要形成喷泉,需把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可以利用吸收热量使烧瓶中的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用冰毛巾捂住烧瓶一段时间,再松开弹簧夹.
举一反三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略去).请回答:

魔方格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______(填“a”或“b”).
(3)B装置中烧瓶已收集满氨气,若使之形成喷泉,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魔方格

(5)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并且加热时会被空气氧化,这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氨气和氯气在常温下可快速反应生成氮气:2NH3+3Cl2=N2+6HCl.该反应可用于检验化工生产中氯气是否泄漏.因为氯气有少量泄漏,用氨气检验时会有明显现象,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Cl2和NH3的体积比范围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中A、B、C分别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示意图,制取NH3选用试剂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1)用A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干燥的NH3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中收集NH3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
②干燥管中干燥剂能否改用无水CaCl2______,理由是______.
(2)用B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NH3拟作喷泉实验.根据B图所示的装置及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逸出的过程:______
②检验NH3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3)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若测得C装置烧瓶中NH3的质量是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H2质量的10倍,则喷泉实验完毕后,烧瓶中水可上升至烧瓶容积的______(填“几分之几”).
题型:黄浦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魔方格
B.
魔方格
C.
魔方格
D.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与实验室制氨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
A.C12B.O2C.H2D.C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