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锰矿中含MnO2约70%,SiO2约20%,Al2O3约4%,其余为水分;闪锌矿中含ZnS约80%,FeS、CuS、SiO2共约7%,其余为水分。科研人员开发

软锰矿中含MnO2约70%,SiO2约20%,Al2O3约4%,其余为水分;闪锌矿中含ZnS约80%,FeS、CuS、SiO2共约7%,其余为水分。科研人员开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软锰矿中含MnO2约70%,SiO2约20%,Al2O3约4%,其余为水分;闪锌矿中含ZnS约80%,FeS、CuS、SiO2共约7%,其余为水分。科研人员开发了综合利用这两种资源的同槽酸浸工艺,制取Zn、MnO2和Na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1)I的滤液中含有MnSO4、ZnSO4、CuSO4、Fe2(SO4)3、Al2(SO4)3等。写出MnO2、CuS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Fe(OH)3、Al(OH)3、Zn(OH)2三种物质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Zn(OH)2
开始沉淀pH
2.3
4.0
5.6
完全沉淀pH
4.1
5.2
8.0
 
则III中调节溶液的pH至5.2~5.4,此时生成沉淀M的成分为          (写化学式),III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                                            
(3)Na2SO4和Na2SO4·10H2O的溶解度曲线(g/100g水)如图,则IV中得到Na2SO4固体的操作是:将分离出MnCO3和ZnCO3后的滤液升温结晶、           、用乙醇洗涤后干燥。用乙醇洗涤而不用水洗的原因是                     

(4)V是用惰性电极电解制得Zn和MnO2,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绿色化学思想在本工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本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主要物质有:MnO2、ZnCO3、MnCO3             (写化学式)。
答案
(16分)
(1)MnO2 + CuS+ 2H2SO4 ="S" + MnSO4 + CuSO4+2H2O(3分)
(2)Fe(OH)3、Al(OH)3(各1分) 将Fe2+氧化成Fe3+(2分)
(3)趁热过滤(2分)   防止形成 Na2SO4·10H2O(2分)
(4)Mn2+—2e+2H2O = MnO2+4H+(3分)
(5)Zn、H2SO4(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题意,MnO2、CuS、H2SO4反应生成MnSO4、CuSO4、S、H2O,锰元素由+4降为为+2价,硫元素由—2升为0价,根据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则该反应为MnO2+CuS+2H2SO4=S+MnSO4+CuSO4+2H2O;(2)根据表中信息,若溶液pH调至5.2~5.4,则溶液中的铁离子、铝离子都被完全除去,分别变为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所以沉淀M的成分为Fe(OH)3、Al(OH)3;II中加入适量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Cu,由此推断发生的反应为Zn+Cu2+=Zn2++Cu、Cu+2Fe3+=Cu2++2Fe2+,则II的滤液中无铁离子,只有亚铁离子,为了将亚铁离子除去,需要先将其氧化为铁离子,再调节溶液pH将其完全变为氢氧化铁沉淀,因此III中加入的二氧化锰是将Fe2+氧化成Fe3+的氧化剂,即MnO2+2Fe2++4H+=Mn2++2Fe3++2H2O;(3)读图,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而十水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减小,由此说明从IV溶液中制取硫酸钠固体的方法是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而制取十水硫酸钠固体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用乙醇洗涤硫酸钠固体时,不会析出十水硫酸钠,用水洗涤硫酸钠固体时,随着温度的降低,硫酸钠溶解度增大,容易洁净析出十水硫酸钠固体;(4)电解前,V溶液中含有锌离子、锰离子,由此推断电解时锌元素由+2降为0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说明Zn是阴极产物;锰元素由+2升为+4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二氧化锰是阳极产物,即Mn2+—2e→MnO2;左边带4个正电,右边不带电,呈酸性的V溶液中只能用氢离子使左右电荷守恒,则Mn2+—2e→MnO2+4H+;左边比右边少4H、2O,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可得阳极反应式:Mn2+—2e+2H2O=MnO2+4H+;(5)根据流程图中主要步骤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推断,V的生成物有二氧化锰、锌、硫酸,它们分别是III、II、I的反应物,IV产生的碳酸锌是III的反应物,它们都可以循环利用。
举一反三
水钴矿中除SiO2外,还有9.24% CoO、2.78% Fe2O3、0.96% MgO、0.084 % CaO。从中提取钴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在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钴的浸出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考虑生产成本和效率,最佳的浸出时间为       小时,最佳的浸出温度为     ℃。

(2)请配平下列除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SO4)3+   H2O+   Na2CO3=   Na2Fe6(SO4)4(OH)12↓+   Na2SO4+   CO2
(3)“除钙、镁”的原理反应为:MgSO4+2NaF=MgF2↓+Na2SO4 ;CaSO4+2NaF=CaF2↓+Na2SO4
已知Ksp(CaF2)=1.11×10-10,Ksp(MgF2)=7.40×10-11,加入过量NaF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则滤液中       
(4)“沉淀”中含杂质离子主要有SO42、F         ;“操作X”包括             
(5)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是LiCoO2,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6(C6)中(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 CoO2+LiC6,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电镀,鞣制羊毛,皮革;铬还用于照相材料,胶版印刷及化工触媒剂等。但化工废料铬渣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Ⅰ: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III)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下(硫酸浸取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Mg2+):

部分阳离子常温下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Fe3+
Fe2+
Mg2+
Al3+
Cu2+
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7.0
——
——
4.7
——
沉淀完全时的pH
3.2
9.0
11.1
8
6.7
9 (>9溶解)
 
(1)实验室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250 mL 4.8 mol·L-1的硫酸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吸量管(一种能精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外,还需                     
(2)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一点)。
(3)调节溶液的pH=8是为了除去             离子。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
Mn+nNaR→MRn+nNa,被交换的的杂质离子是             
(4)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 Cr3+(aq)+3OH(aq)
常温下,Cr(OH)的溶度积Ksp= c(Cr3+)• 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5)还原过程发生以下反应(请配平):    Na2Cr2O7     SO2         
=     Cr(OH) (H2O)5SO4    Na2SO4
Ⅱ: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
其中一种处理方法为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
                                                                         
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纳米氧化镁具有特殊的热、光、电、力学和化学等性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图是利用海水制盐的副产品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流程图。

(1)操作I包括蒸发结晶、____________。
(2)操作I后得到的母液中镁离子浓度为1.8×103 mol·L1,要使镁离子产生沉淀,溶液的pH最低应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Mg(OH)2]= 1.8×1011)
(3)反应I中CO(NH2)2与H2O反应生成CO2和NH3·H2O,还发生另一主要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科研小组研究反应I在378K~398K时的反应时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等因素对制备纳米氧化镁产率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T/K
反应
时间/h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
n[CO(NH2)2]∶n[MgCl2•6H2O]
实验目的

378
3
3∶1
(I)实验①和③探究探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对产率的影响;
(II)实验②和④探究        
(III)实验②和  探究反应时间对产
率的影响。

378
4
4∶1

378
3
        

398
4
4∶1
 
(5)下图为反应的温度对纳米MgO产率的影响。请归纳出温度对纳米MgO产率的影响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l2中的HClB.电解制氯气和氢气
C.实验室制氨气D.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Cr等元素的化合物杂质)为原料获得。有关工艺流程如下:

(1)往废渣中加H2SO4酸漫,要充分搅拌,其目的是                   
(2)加Na2S的目的是除去铜、锌等杂质,请写出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            
(3)加6%的H2O2时,温度不能过高,其目的是                        
(4)除铁方法:用H2O2充分氧化后,再用NaOH控制pH值2~4范围内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上述方法中,氧化剂可用NaClO3代替,用NaClO3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上述流程中滤液III的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6)操作I包括以下过程:过滤,用H2SO4溶解,                             、过滤、洗涤获得产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