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下如下:

(14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下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下如下:

已知:①NCl3是黄色黏稠状液体或斜方形晶体,极易爆炸,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自然爆炸点为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②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保证实验的安全,在电解时需注意的问题是:①控制好生成NCl3的浓度;②          
(2)NCl3与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6混合,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          
(4)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
步骤2: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 min。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若步骤2中未将锥形瓶“在暗处静置30 min”,立即进行步骤3,则测定的结果可能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②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g / 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NH4Cl + 2HCl  3H2↑+ NCl3 (2分)  控制好反应的温度(2分)
(2)NCl3 + 6ClO2 + 3H2O = 6ClO2↑+ NH3↑+ 3Cl + 3OH(2分)
(3)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H2O(2分)
(若写NH3·H2O + CaO = NH3↑+ Ca(OH)2也给分)
(4)①偏小 (2分)
②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 s不变色  (2分)
③135cV2/ V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电解反应即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物和产物来推断出A气体是氢气,然后即可写出电解方程式,NCl3的自然爆炸点为95℃,在热水中易分解,故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2)按反应物比例书写方程式,改写为离子式即可,即NCl3 + 6ClO2 + 3H2O = 6ClO2↑+ NH3↑+ 3Cl + 3OH。(3)由题意知,气体B为NH3。(4)在暗处静置是为了使ClO2与KI充分反应,若不静置,ClO2反应不完全,测得的结果就偏小。淀粉遇碘变蓝色,Na2S2O3溶液会消耗碘单质,故滴定终点现象为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 s不变色。ClO2溶液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H+ + 2ClO2 + 10I=4H2O + 5I2 + 2Cl,I2+2S2O32=2I+S4O62。即有ClO2~5S2O32,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cV2/5V1)×10×67.5=135cV2/ V1
点评:本题简单考查了学生的推断能力,重点在于学生对方程式的掌握和书写,第四小题较难,还涉及到了化学计算,但是关键在于ClO2溶液与碘化钾的反应,只要学生写对了反应式,接下来的计算就很简单了。综合考虑,该题难度较大。
举一反三
(8分)过碳酸钠(Na2CO3·3H2O2),有固体双氧水的俗称,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过碳酸钠的某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H<0;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可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填序号)                 。  
A.FeCl3溶液B.H2SC.稀硫酸D.NaHCO3溶液
(2)已知产物C是一种常用氮肥,则其化学式为                         
反应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4)生产过碳酸钠的流程中遗漏了一步,造成所得产品纯度偏低,该步操作的名称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配制100mL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溶液浓度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有蒸馏水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称量NaOH固体时使用了称量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气体a是Cl2,装置A、B、C中的试剂依次为: FeCl2溶液、淀粉KI溶液、石蕊溶液。
装置
A
B
C
D
试剂
FeCl2溶液
淀粉KI溶液
石蕊溶液
 
                  
现象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离子方程式
 
             
 
             
 
 
             
II.若气体a是SO2,装置A、B、C中的试剂依次为: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硫酸(硫化氢的水溶液)。
装置
A
B
C
试剂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硫化氢的水溶液
现象
                 
紫色退去
                  
体现SO2的性质
                
                 
氧化性
(1)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装置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SO2,为了防止倒吸,应该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序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①. 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             ,作用是                       。
②. 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之间(填两个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4)丙同学将4.48L氯气(标准状况下测定)通入到足量的石灰乳中,理论上可制得氧化产物质量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器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2cm~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会______;定容时俯视会______;若洗涤容量瓶后,有少量的水分残留在容量瓶中,会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