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①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9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①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②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所得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0.00
16.30
3
20.00
0.00
16.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若在锥形瓶装液前残留少量蒸馏水,将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②中,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时无气泡
B.锥形瓶装液前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Na2CO3生成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4)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  mol·L-1 
答案
(9分)
(1)酸式滴定管(1分);无影响(1分)
(2)锥形瓶(1分)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3)AB(2分)
(4)0.1626(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11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欲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Cl2,同时进行与氯气有关的某些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A是浓盐酸,B为二氧化锰,将A滴入B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含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结果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1.12L,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乙同学欲用下图中的装置净化氯气,则瓶①②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4)丙同学将纯净的Cl2通入一定量石灰乳中来制取漂白粉,若通入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的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2H2O+ Cl2
(1)装置A中,仪器a盛有的试剂为__       __。
(2)当Cl2气流通过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溶液的pH值____7(填“>”“<”或“=”),写出Cl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3)当有少量Cl2气流通过后,观察到装置C中的溶液变为_  ___色。
(4)当Cl2气流持续通过时,装置D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能否褪色?为什么?
____                                                   ________。
(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___。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氯气与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及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6)反应结束后,测得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m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选 填字母):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________接h;
用A装置制取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右图所示装置也可以制取NH3,则圆底烧瓶中的固体可以选用________ (选填字母编号);
A.碱石灰B.生石灰C.无水氯化钙 D.无水硫酸铜 E.烧碱
(3)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 时,应先通入的气是_________ ,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mo1/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已知:Ksp(CaCO3)= 4.96×10-9; Ksp(MgCO3)= 6.82× 10-6; Ksp[Ca(OH)2]=4.68×l0-6; Ksp[Mg(OH)2]=5.61×l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
A.沉淀物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Mg2+、Ca2+
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