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反应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Q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①装置中A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反应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Q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①装置中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反应式为:
NaNO2+NH4Cl=NaCl+N2↑+2H2O↑+Q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填写编号)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②B部分的作用是____。a.冷凝b.冷却氮气c.缓冲氮气流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PGN0021B.TXT/PGN>因是______________。
④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____;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________。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答案
①c ②a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本反应为放热反应④排尽收集装置内的空气;c
解析
根据题给装置,可以看出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的导管可以保证分液漏斗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由于反应本身放热,故本反应不需持续加热。
举一反三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如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2)确认混合气中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接触法制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提高SO2的转化率,接触室内反应温度选定在400℃~500℃
B.为防止催化剂中毒,炉气在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
C.为防止污染大气,从吸收塔出来的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
D.为提高SO3的吸收效率,用稀硫酸代替水吸收SO3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75℃左右,用HgSO4做催化剂,乙炔可以水化为乙醛。但HgSO4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H2S就是其中一种。现用乙炔水化法,只用块状电石、浓硫酸、水、NaOH溶液,氧化汞粉末五种物质制乙醛,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时,仪器A中盛放电石,B中应装入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2)仪器D中盛放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蒸馏烧瓶F中应加入氧化汞和另外两种试剂,若将三者分别直接加入,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包括</PGN0030B.TXT/PGN>氧化汞在内的各试剂的名称:____;将HgO加入F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装置图中,加热F的方式叫____;所选用温度计G的量程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0℃~50℃
B.0℃~100℃
C.0℃~200℃
D.50℃~100℃
E.0℃~360℃
(5)检验乙醛已制出的操作,现象是: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下列实验装置如图:

示意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的试管。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适当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PGN0035B.TXT/PGN>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____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____。
(3)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_______________
D中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干燥剂的名称是____;该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CH2CH2OH)。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应物的中间产物(Ⅲ)可看成是由(Ⅰ)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Ⅱ)中的2-位碳原子和2-位氢原子相连而得。(Ⅲ)是一种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

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出反应条件)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