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用萃取的方法可将汽油和煤油进行分离B.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硝酸钾和氯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用萃取的方法可将汽油和煤油进行分离B.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硝酸钾和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萃取的方法可将汽油和煤油进行分离
B.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
D.将混有氢气的氧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氢气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汽油和煤油相互溶解,萃取是对溶解度有很大差异的,错误;B、铜不溶于盐酸,镁可以溶于盐酸,正确;C、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不能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D、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有水蒸气,又带来新的杂质,错误。
举一反三
(14分)硒(34Se)和碲(52Te)都是第VIA族元素,硒是分布在地壳中的稀有元素。工业上硒鼓废料(主要成分硒、碲、碳、铜和铁合金)回收精炼硒的流程如下:

已知:
物理性质
熔点
沸点
升华
溶解性
SeO2
340℃
684℃
315℃
易溶于水
TeO2
733℃
1260℃
450℃
微溶于水
(1)Se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2)步骤①中通入的氧气使硒鼓废料翻腾,目的是______。
(3)废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废渣I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4)步骤④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根据表中数据,步骤⑤最适宜的分离方法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
利用某含铬废液[含较低浓度的Na2Cr2O7、Fe2(SO4)3]制备K2Cr2O7
流程如下:
Ⅰ.用NaOH溶液调pH至3.6,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Na2SO3,一定操作后分离出Na2SO4
Ⅲ.将分离出Na2SO4后的溶液调pH约为5,得到Cr(OH)3沉淀;
Ⅳ.在KOH存在条件下,向Cr(OH)3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得到黄色溶液;
Ⅴ.向黄色溶液中加入物质A后,溶液变为橙红色,一定操作后得到K2Cr2O7固体;
Ⅵ.测定K2Cr2O7固体的纯度。
已知:Cr2O72(橙红色)+H2O2CrO42(黄色)+2H+
(1)步骤Ⅰ中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2)步骤Ⅱ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3)步骤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步骤Ⅴ中加入的物质A可以是     。(填序号)
a.KOH        b.K2CO3       c.H2SO4        d.SO2
(5)步骤Ⅵ的操作是:取0.45 g K2Cr2O7产品配成溶液,酸化后滴入18.00 mL
0.50 mol/L的FeSO4溶液,恰好使Cr2O72完全转化为Cr3+。产品中K2Cr2O7的纯度是     。(注:K2Cr2O7的摩尔质量为294 g/mol)
(6)向橙红色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黄色沉淀,溶液pH减小。试推测黄色沉淀是     ,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某钠盐溶液滴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
该钠盐不一定是NaCl
B
浓硫酸与NaCl固体混合加热
有气体产生
硫酸的酸性比HCl强
C
某无色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C2H4
D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的Pb(NO3)2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PbI2
KSP(PbI2)<KSP(PbCl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A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B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滴入酸性KMnO4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C
确定碳、氯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2CO3和NaClO水溶液的pH
D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的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试管中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
生石灰
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NH3与AgNO3溶液不反应
B
盐酸
碳酸钠
BaCl2溶液
变浑浊
盐酸酸性强于碳酸
C
饱和食盐水
电石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乙炔可被KMnO4氧化
D
浓硫酸
亚硫酸钠
溴水
橙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