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结论A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Ksp:CaCO3<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结论A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Ksp:CaCO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
Ksp:CaCO3<CaSO4
B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电极为阳极
C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氧化性:Cu2+>Fe3+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由于碳酸钙的溶度积常数小于硫酸钙的溶度积常数,则根据沉淀容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可知,选项A正确;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则阳极是溶液中的OH放电,阳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溶液显酸性。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同样分析可知,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因此有氢氧化镁生成,选项B不正确;氧化性是Cu2+<Fe3+,选项C不正确;选项D中,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O42或SO32,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分析和评价能力。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检验等来解答。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②用铜和稀硝酸制取少量NO
③证明铁生锈时空气参与反应
④检验装置气密性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装置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C.③中石蕊溶液变蓝色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备干燥Cl2及吸收多余氯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指出上述图中的各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改过后的装置中,下列物质的作用分别是:
①饱和食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中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来测定某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g铁碳合金中加入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彖,其原因是①_____②_____
(2)点燃酒精灯,可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g。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
(4)兴趣小组使用设计的如图实验装置,操作正确,且每一个反应均完全,仍然发现所测得的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偏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若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滴管吸取A中的溶液滴入到适量水中作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
I:只含有Fe3+; II:只含有Fe2+;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III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对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
(1)为探究Cu(OH)2是否和Al(OH)3一样具有两性,除选择Cu(OH)2外,必须选用的试剂为__(填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冰醋酸
(2)为探究不同价态铜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CuO粉末加热至1000℃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Cu2O粉末,该实验说明:在高温条件下,+l价的Cu比+2价Cu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②向Cu2O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一种红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价Cu比+2价Cu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3)为了探究氨气能否和氢气一样还原CuO,他根据所提供的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装置A产生氨气,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K,发现浓氨水没有滴下,如果各仪器导管均没有堵塞,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E中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无颜色变化,点燃的镁条可以在其中燃烧,则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的球形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