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的现象。(1)[提出问题]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提出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的现象。(1)[提出问题]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提出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的现象。
(1)[提出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提出猜想]
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离子的物质的量。
(4)[实验探究]
取含0.005mol Br2的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再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固体质量为1.88g。
(5)[解释与结论]
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若测得反应后n(Br)=0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a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2a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若已知CH3COOAg易溶解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思与评价]
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分)每空1分②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1分)
③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1分)
加成反应(1分)   取代反应(1分)   氧化反应(1分);氧化反应(1分)
根据n(Br2):n(Br)=0.005mol:0.01mol=1:2,由于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同时,产生的Br的物质的量是Br2的物质的量的2倍(1分)
CH3CHO+Br2+H2OCH3COOH+2H+2Br(1分)
不可行(1分) 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和乙醛被溴水氧化都有HBr生成,溶液均呈酸性(1分)
解析

试题分析:(2)②由于醛基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假设2应该是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溴水也具有强氧化性,而醛基极易被氧化,所以假设3应该是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5)如果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则必然生成溴化氢,因此溶液中n(Br)=amol;如果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则溶液中不存在溴离子,因此溶液中n(Br-)=0mol;如果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则单质溴完全被还原生成溴化氢,因此溶液中n(Br)=2amol,据此可以判断。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则生成的1.88g白色沉淀全部是溴化银,物质的量是1.88g÷188g/mol=0.01mol。由于单质溴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所以单质溴和乙醛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方程式是CH3CHO+Br2+H2OCH3COOH+2HBr。
(6)由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和乙醛被溴水氧化都有氢溴酸生成,溶液均呈酸性,所以方案一是不可行的。
点评: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以考察探究性实验和物质制备实验为主。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举一反三
为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悬浊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加几滴稀硫酸
⑤再加热直至沸腾       ⑥加入碱液,中和直至溶液呈碱性
A.①②④⑤③⑥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⑤③④⑥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
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然后滴加指示剂甲基橙后,用同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至完全反应
后,所需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       )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丙>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①所示:

(1)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上图②装置:
①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其中甲的作用是                                
(3)进行一段时间后,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含有________.(填名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
溶液褪色
有机物含碳碳双键
B
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
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苯和苯酚稀溶液分别与浓溴水混合
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羟基影响了苯环的活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