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的反应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或操作反应原理的解释A.

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的反应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或操作反应原理的解释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的反应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实验现象或操作
反应原理的解释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液体呈蓝色
淀粉在此条件下未水解
C.向盛有足量Zn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形成锌铜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D.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
蛋白质发生盐析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12分)为验证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顺序,A、B、C、D各装置的连接应该(用字母符号)是:           
(2)试管B、C、D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B中为           。 C中为                  D中为             
(3)写出A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称取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共9分)

(1)各步加入的试剂为:
A                                ,B                            ,C                            
(2)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                  ,其理由是                                                                                       
(3)当析出1.44g砖红色沉淀时,淀粉水解率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
(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                        褪色。
(2)实验验证:
①苯不能使              褪色;
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健                    ;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                    上。
(3)结论: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                   ;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                        一般的碳碳单、双交替的环状结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化学式的一种重要方法,现在完全燃烧0.1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10.8g,浓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2g。
求:(1)该烃的分子式
(2)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0.1mol/L的盐酸500mL,应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天平、500mL容量瓶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 加热坩埚中晶体完全失水后需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