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注意事项 | 理由 | |||||||||
① | ||||||||||
② | ||||||||||
(Ⅰ)A、工业制备玻璃是利用石英石灰石、纯碱在高温下加热发生复杂物理化学反应得到,故A正确; B、工业合成氨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氨气产率增大,但压强增大会提高设备耐压能力,材料要求高,增大投资减小经济效益,故B正确; C、暂时硬水是由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引起,加热酸式盐会分解沉淀钙离子和镁离子,起到软化水的目的,永久硬度是钙、镁离子的硫酸盐、硝酸盐等,加热不能使钙离子和镁离子沉淀,所以加热法只适用于软化暂时硬度的硬水,故C正确; D、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无阴阳离子存在,工业上是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故D错误; E、碳和石英高温反应生成的为粗硅,故E错误; 故答案为:ABC; (II)(1)分析题中图可以知道,图②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而图③表示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 故答案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 (2)化氧化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把不同温度之间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可预热反应气体,余热利用可起到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利用一氧化氮和氧气按照4:3全部反应生成硝酸;4NO+3O2+2H2O=4HNO3,可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3; 故答案为: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可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3; (3)碱液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NH3还原法:8NH3+6NO2
故答案为:碱液吸收法要消耗大量的NaOH,同时产生有毒的NaNO2.NH3还原法不消耗贵重原料,且产物无污染,N2又可做合成NH3的原料气; (4)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 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 NH3~NO~HNO3, 则1mol氨气可得到硝酸1mol×96%×92%=0.8832mol, 由HNO3+NH3═NH4NO3, 则该反应消耗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8832mol, 氨气的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的百分数为
故答案为:53; (5)由于硝酸铵受撞击时易爆炸,因此硝酸铵不能与易燃物混放;不能用铁锤等物将结块的硝酸铵砸碎;不能受到严重撞击,NH4NO3
①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硝酸铵溶液呈碱性; ②不能剧烈撞击硝酸铵易爆炸; ③不能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硝酸铵吸水性强,易流失; 故答案为:①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硝酸铵溶液呈碱性; ②不能剧烈撞击硝酸铵易爆炸; ③不能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硝酸铵吸水性强,易流失; | ||||||||||
聚合氯化铝晶体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下图是一种工业制备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工艺流程,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主要含Al2O3、Al,另有SiO2等杂质. (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 (3)反应中副产品A是______,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4)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溶液中pH,过小,则氯化铝水解不完全,且m值偏小,产品产量质量会降低.而pH过大,产量也会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5)已知:2Al(s)+
3Fe(s)+2O2(g)=Fe3O4(s);△H=-bkJ•mol-1 写出Al和Fe3O4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值用a、b表示.______. | ||||||||||
工业碳酸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盐和工艺等的原因,常会含有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现有工业碳酸钠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就工业碳酸钠中是否含有这两种杂质进行探究. 实验室有以下的仪器和药品可供使用: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1.0mol•L-1H2SO4、1.0mol•L-1HNO3、1.0mol•L-1HCl、NaOH稀溶液、0.1mol•L-1AgNO3、0.1mol•L-1BaCl2、0.1mol•LBa(NO3)2、蒸馏水. 以下是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工业碳酸钠中只含有Na2SO4杂质; 假设2工业碳酸钠中只含有NaCl杂质; 假设3工业碳酸钠中含有______杂质; 2)基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回答: (1)某同学基于假设1进行了实验: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向试管中滴入0.1mol•L-1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他认为样品中含有Na2SO4.请你对他的结论的正确性提出你的观点,并简要说出理由:______. (2)基于假设3,请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中:(编号不够可以再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