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和碳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和碳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和碳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①步反应可能产生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第③步反应有锂离子(Li+)生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步实验都包含过滤,实验室中过滤实验要使用的玻璃仪器包括_______。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MnO4的质量为18.1 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 20.0 mL 3.0mol/L的H2SO4溶液,假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转化为Li2CO3,则至少有______g Na2CO3参加了反应。
答案
(1)H2;Al(OH)3
(2)4LiMn2O4+4H++O2=8MnO2+4Li++2H2O
(3)漏斗、烧杯、玻璃棒
(4)6.4或6.36
举一反三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并探究饱和氯水的有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制取结束时,装置丙中的液体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用微粒符号表示);
(4)测定饱和氯水的pH方法是____。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
Ⅰ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黄绿色褪去。
Ⅱ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Ⅲ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
①能用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制备较浓HClO溶液的原因是____。
②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Ⅱ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和极少量的氯气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写出步骤Ⅲ中,第二份滤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新疆自治区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
A. Na2SO3溶液与HNO3
B. 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 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 高温煅烧硫铁矿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加热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洗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____。
A.蒸发皿 B.分液漏斗 C.漏斗 D.玻璃棒 E.冷凝管
(4)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在上图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后,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不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能表明SO2的还原性比I-的还原性强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题型:天津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配制10%的ZnSO4溶液 将10 g ZnSO4·7H2O溶解于90 g水中
B.配制100 mL、浓度约为1mol/L
的氯化钠溶液
用托盘天平称量5. 85 g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
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
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
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
管口放出
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引起酸雨污染的重要来源。
(1)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 NO不溶于水,所以不会造成酸雨污染
C.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 采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2)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探究SO2气体的性质。

①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Na2SO3溶液与HNO3
B. 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 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 铜与浓H2SO4
②组装完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b,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指导老师指出应增加一尾气吸收装置,并帮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④小组同学设计在试管d中加入FeCl3溶液,验证SO2的还原性,为了验证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在通入足量SO2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A: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B: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C: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并用其进行下述实验

(1)实验1:制取并收集H2和Cl2
①若制取并收集H2,则旋塞K1应该_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旋塞K2应该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H2收集在仪器_______(填表示仪器的英文字母)中。
②若将试管C中加满某种液体,可用于收集Cl2,这种液体最好选用____(填编号)。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Cl溶液 c.NaOH溶液
(2)实验2:用干、湿两个有色布条验证干燥Cl2不具有漂白性而潮湿的Cl2具有漂白性。
①若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实验前先将装置C改为如图所示装置,并应在D中加入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氯化钙 c.碱石灰 d.碳酸氢钠

②润湿的有色布条应放在_______(填表示仪器的英文字母)中,干燥的有色布条应放在______(填表示仪器的英文字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