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分)某兴趣小组拟利用如下图装置探究验证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导管、酒精灯、圆底烧瓶、   

( 16分)某兴趣小组拟利用如下图装置探究验证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导管、酒精灯、圆底烧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 16分)某兴趣小组拟利用如下图装置探究验证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导管、酒精灯、圆底烧瓶、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装置中的试剂应为            ,作用为                         
(2)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    
                              
(3)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B中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         
                                                                           
(5)烧杯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匀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分钟,小烧杯中盛4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        mL。
答案
16分)
(1)分液漏斗;MnO2+4HC(浓)MnCl2+2H2O+Cl2↑ ;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
(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
(2)a 接i,j接g,f接e,d接b,c接h                                         (2分,全对才得分)
(3)干燥的Cl2没有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                                                 (1分)
Cl2+ H2O="HCl+" HClO                                                                             (2分)
(4)验证稀盐酸是否有漂白性                                                                      (1分)
(5)吸收多余的Cl2                                                                                   (1分)
Cl2+2NaOH="NaCl+" NaClO+H2O                                                              (2分)
(6)100                                                                                                        (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16分)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净化用浓盐酸与KMnO4反应得到的Cl2
(2)请参照装置A,画出净化Cl2装置图,标明所盛的药品,标注气体的流动方向。
【实验三】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强碱:Zn+2NaOH=Na2ZnO2+H2↑ 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NaOH溶液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3)选用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4)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w(Zn)=       
(5)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6)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7)w(Z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验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2)该同学认为实验I可通过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3)实验Ⅲ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打开开关K,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点燃,现象是                          
(4)实验Ⅱ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是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
a.浓NaOH溶液    b.氨水    c.煤油    d.饱和氯化铵溶液
该实验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NH3,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             

(5)本实验应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6)实验Ⅳ获得以下数据(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忽略滴入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编号
镁铝合金质量
量气管第一次读数
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1.0g
10.0mL
346.3mL

1.0g
10.0mL
335.0mL

1.0g
10.0mL
345.7mL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推测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观察B.实C.分类D.比较

(13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KOH和Ca(OH)2的混合物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一定量的B气体,实验过程中可得到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2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K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生成沉淀质量为最大时,消耗B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用葡萄糖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甲同学还发现用同浓度FeCl3,Fe(NO3)3溶解银镜,FeCl3溶液溶解Ag的反应更快更完全,请解释其原因: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3)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      ,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