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即可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原因是发生了反应:I2(aq)+I-(aq)I3-(aq)。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c(I3-

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即可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原因是发生了反应:I2(aq)+I-(aq)I3-(aq)。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c(I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即可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原因是发生了反应:I2(aq)+I(aq)I3(aq)。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状态与C状态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为v(A)>v(C)
C.D状态时,v>v
D.欲配制浓度较大的氯水,可将氯气通入氯化钾溶液中
答案
AC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知温度升高c(I3)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热,正确;B、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错误;C、温度为T1时,D点c(I3)小于平衡浓度,反应正向移动,v>v,正确;D、氯气不同于碘,在饱和氯化物溶液中溶解度更小,错误。
举一反三
(本题共12分)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29.配平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0.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其还原产物是              
31.上述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试在图像中用虚线表示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后能量的变化情况。
           
3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t2时引起v突变、v渐变的原因是  
                ,t引起变化的因素为                         ,t5时引起v大变化、v小变化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ΔH>0
B.图乙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醋酸
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生成CO2与所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MnS的Ksp比CuS的Ksp大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Mn2)=c(Cu2)
D.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 + O2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①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反应N2(g) + O2(g)2NO(g)的△H________0(填“>”或“<”)。
②在T3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2与5mo1O2,50秒后达到平衡,测得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该反应的速率υ(N2)=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2与O2均为1 mol,则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利用右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可吸收NO2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可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4)引起雾霾的PM2.5微细粒子包含(NH4)2SO4、NH4NO3、有机颗粒物及扬尘等,任写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如下:2A(g)+B(g)2D(g)  △H=-QKJ·mol-1。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800
800
850
达平衡时间/min
40
10
30
c(D)平衡/mol·L-1
0.5
0.5
0.15
反应的能量变化/KJ
Q1
Q2
Q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压强或密度是否发生变化判断上述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B.实验Ⅱ可能隐含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实验Ⅲ达平衡时υ(D)为0.01mol·L-1·min-1
C.由表中信息可知Q>O,并显有Q3<Q2=Q1=Q
D.实验Ⅰ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D,达平衡时c(D)为1.0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