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5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反应开始至5min ,正反应速率逐渐          ;逆反应速率逐渐             , 5min后Z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原因是下列的       
A.正逆反应都停止了   
B.正反应速率为零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逆反应速率为零
(4)下列措施能使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Y的浓度     D.减少Z的浓度
答案
(1)3X+Y 2Z (3分)   (2)0.04 mol·(L·min)-1 (3分)
(3)减小,增大,C。(每空2分)      (4)AC(4分)
解析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5min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在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分别是(mol)1.0-0.4=0.6、1.0-0.8=0.2、0.5-0.1=0.4,由于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方程式为X+Y 2Z。
(2)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额变化量来表示,所以Z的反应速率是
(3)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所以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由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所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即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C。
(4)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等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所以答案选AC。
举一反三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 O2(g) 2 SO3(g) △H=-Q kJ·mol1(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2,同时生成1molO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 kJ的热量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减小
D.上述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向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中滴加5~6滴0.1 mol·L1的FeCl3溶液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B.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C.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D.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A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
D.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B.a<b+cC.a=b+cD.a=b="c"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