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g)+ I2(g)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填序号)。①c(H2)=c(I2)=c(HI)时     

H2(g)+ I2(g)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填序号)。①c(H2)=c(I2)=c(HI)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H2(g)+ I2(g)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填序号)。
①c(H2)=c(I2)=c(HI)时              ②c(H2):c(I2):c(HI)=1:1:2时
③c(H2)、c(I2)、c(HI)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2nmolHI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I2  ⑥反应速率v(H2)=v(I2)=1/2v(HI)
⑦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⑾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共4分,多选,错选倒扣分,扣完为止)
答案
③④⑦⑨
解析
因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⑧不能说明。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其浓度不再变化,可以。密度是质量和容器体积的比值,所以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容器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是不变的,不能说明。相对分子质量是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因为气体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是不变的,不能说明。①②不能得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不能说明。③可以。④中反应方向相反,但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说明。⑤反应方向是一致的,即使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不能说明。同样⑥也不能说明。⑦中反应方向相反,但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说明。
举一反三
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g绿豆大小的碳酸钙,在B锥形瓶中放入5g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加入50mL 1mol/L盐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注:x一时间、y-锥形瓶中碳酸钙减少的质量)

A             B             C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把3 mol A和2.5 mol B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C(g)+2D(g),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
B.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 mol/L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
D.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8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 2Y  2Z,达到平衡后,X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
A.10%B.15%C.20%D.2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一恒压容器。在恒定温度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后由A口快速充入容器,封闭A。反应N2+3H22NH3在t1时刻达到平衡;t2时刻再从A口快速充入一定量NH3,封闭A;t3时刻重新达到平衡至t4。在0→t4时间内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 △H="a" kJ/mol(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