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纵观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

(25分)纵观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纵观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贾谊倡导的经济政策。(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知识,指出贾谊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3分)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奏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的观点。(2分)结合所知识,概述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3分)
材料三: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1888年)
(3)晚清政府对洋商和华商施以了不同的经济待遇。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四: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1903年)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马建波《〈钦定大清商律〉的立法研究》
(4)根据材料一、四,指出“商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初《钦定大清商律》出台的社会要求。(4分)
材料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 些苛捐杂税,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5)根据材料五,概述民国初年兴办实业高潮出现的具体表现及出现该局面的政策因素。(3分)
答案
(1)政策:重农抑商。目的:经济上: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维护政治稳定。
(2)观点:农业、工商业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富之源。背景:宋代商业空前繁荣(或商品经济的大发展,答“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可给分)
(3)消极影响:削弱了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使民族经济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积极影响:冲击了中国传统落后的经济结构,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4)地位:商业从被限制打击到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和保护。背景: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5)表现: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1分)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政策因素:南京临时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措施。(具体写出政策上的措施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政策: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由材料一中的“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驱民而归之农”、“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等信息可以看出是主张重农抑商。目的: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应该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如何有利于维护统治来思考,由材料一中的“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知其政治目的,经济目的则从维护封建经济基础角度思考。
(2)观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可知是主张农业、工商业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富之源。背景:题目要求“结合所知识概述”。这就需要结合宋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去回答,原来主张重农抑商的,到宋代主张农工商都可以发展,足可以反映宋代商业空前繁荣。
(3)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分析,另外分析影响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辩证分析。由材料中的“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可以得出其消极影响是削弱了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使民族经济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客观上的积极影响是冲击了中国传统落后的经济结构,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这对中国近代经济的近代化有意义。
(4)地位: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四”回答,从材料一中的“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体现的商业被限制打击到材料四中的“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体现的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和保护,即可得出答案。背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20世纪初这一时间,可以知道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5)表现:由材料五中的“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政策因素:根据材料五中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得出答案。
举一反三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下图所示的一些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友斋丛说》记载:“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材料中的“游手趁食者”指的是
A.富裕大商人B.雇佣劳动者C.封建大地主D.手工作坊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亦主要靠“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贩油豆来此”。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石门镇出现了雇佣关系B.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石门镇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石门镇的榨油原料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