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始终存在资金短缺的困扰,官僚、商人更乐意将赚得的钱投资于土地,其主要原因除了土地收益高、可靠外还有A.资本主义工商业无利可图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始终存在资金短缺的困扰,官僚、商人更乐意将赚得的钱投资于土地,其主要原因除了土地收益高、可靠外还有A.资本主义工商业无利可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始终存在资金短缺的困扰,官僚、商人更乐意将赚得的钱投资于土地,其主要原因除了土地收益高、可靠外还有
A.资本主义工商业无利可图B.资本主义工商业风险大
C.国家不鼓励投资工商业D.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工商业

答案
C
解析
注意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答案:C.
举一反三
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纺织生意赚了很多钱,那么,你首先会考虑把这笔钱用来
A.广置田地B.放高利贷
C.扩大纺织手工工场的规模D.旅游消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材料二 (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自《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珠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6分)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经济发展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 :“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上述材料反映出松江地区(   )
①棉织业发达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④棉织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⑤对外交往频繁
A.①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
① 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② 政府屡申重农抑商政策
③ 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④ 地主商人剥削来的钱多买田置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江苏调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材料四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
(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
(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