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请根据上述文字提炼出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犯上作乱 (2)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心中。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应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讲究“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常与老人交流,关心老人心理,尊重老人权利。(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 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 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 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日:“《书》言:三后协心,同底子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之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注: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独不呈稿,已忤似道——忤:触怒 B.竟失襄阳——竟:最终 C.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遁:失败 D.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恨:遗憾 2.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陈文龙“忠义”的一组是 |
[ ] |
①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 | ②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 ③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 ④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 | ⑤使持书责世强、刚中之负国 | ⑥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 |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①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②人之膏粱③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孟子,告子上》)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注:①赵孟:即赵盾,字孟。春秋时晋国正卿,掌握晋国的实权,因而他的子孙后来也称赵孟。②愿:羡也。③膏粱:肥肉叫膏;精细色白的小米叫粱。④文绣:古代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孟子认为人们都有希望尊贵的心理,看到每个人都比自己尊贵,就不得不去想了。 B.别人所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一个人要自尊自贵,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有值得尊贵的东西。 C.在孟子看来,不羡慕膏粱文绣的生活,修仁养义,能获得社会广泛的赞誉,才是最可贵的。 D.选段引用的《诗经》语句的意思是:既供奉美酒使他陶醉,又献上仁德使他满足。说明仁义的重要性。 (2)请结合两个选段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山子传 苏轼 | |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④,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选自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注: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④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敬重 B.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遗像:死者生前的画像 C.环堵萧然——萧然:冷落萧条的样子 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使:假如 2.作者邂逅方山子之后“耸然异之”,下列句子能够体现方山子的“异人之处”的一组是 | [ ] | ①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 | ②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③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 ④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 ⑤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 ⑥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山涛领选,启武帝——启:禀告。 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器:看重。 D.时人许以远致——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 | [ ] | 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 |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 |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殉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桓玄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 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帝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曰:“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 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戯欷,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日:“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曰:“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谅如此。 弘既人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谓为王太保家法。虽历藩辅,而不营财利,薨,亡之后,家无余业。自领选及当朝总录,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若美相盼接语欣欢者,必无所谐。人问其故,答曰:“王爵既加于人,又相抚劳,便成与主分功,此所谓奸以事君者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问者悦伏。 (选自《南史·王弘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一不收责——责:责罚 B.悉委诸弟——委:交付 C.唯弘征召一无所就——就:就职 D.收道子付廷尉——收:逮捕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弘擅长政务的一组是 | [ ] | ①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 ②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 | ③斟酌时宜,每存优允 | ④造次必存礼法 | ⑤薨亡之后,家无余业 | ⑥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