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1)材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与哪种选官制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1)材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与哪种选官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与哪种选官制度相关?唐诗繁荣与其有何关系? (3分 )
材料二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该选官制度的特点及产生的政治原因。(6分)
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苔台四部添新库,秘殿三年学老郎。
——(唐)赵嘏《韵府》
(3)如何理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3分)
答案

(1)选官制度:科举制(1分 )
关系: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提高文人地位,促进唐诗繁荣。(2分 )
(2)特点:用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考生来源广泛;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3分,任答三点即可)、
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3分)
(3)理解: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天下读书人整日埋头苦读,禁锢思想,加强统治。(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选官制度:科举制;第二问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作用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两者之间的关系: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提高文人地位,促进唐诗繁荣。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可以总结出该选官制度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选官制度产生的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科举考试的艰辛和漫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天下读书人整日埋头苦读,禁锢人们思想,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举一反三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对该“总结”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三代时期只有受过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
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流行的做官途径
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等阶段
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地方郡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意味着
A.宰相行政效率不断提高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加强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内藤湖南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毕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B.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C.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D.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研究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的复杂性,不能用主观想象和假设将历史问题简单化、绝对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5分)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今之经义论策,其名虽正,而最便于空疏不学之人。唐宋用诗赋,虽日雕虫小技,而非通古今之人不能作。”又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顾炎武认为“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
——选自《日知录》卷十六《经义论策》等
(2)依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三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背景。(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