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架构与运行机制是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唐分官阶为九品……中书令门下侍中及尚书令皆为三品官。若论此三省之来历,

政权架构与运行机制是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唐分官阶为九品……中书令门下侍中及尚书令皆为三品官。若论此三省之来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政权架构与运行机制是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唐分官阶为九品……中书令门下侍中及尚书令皆为三品官。若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奉侍皇帝。故就官职名义言,这三个官原本都是内廷官。中书主发令……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这样设置官职的目的。(4分)
材料二 它是在一个大国对雅典民主原则的再现,“雅典人小规模实行过的,美国将大规模推行。”                                      
——周琪《美国对西方近代民主制的贡献》
(2)结合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对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说明。(7分)
材料三  1868年6月11日,日本新政府公布了政府组织法,即《政体书》。其中规定“天下之权力皆归太政官”,“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使无偏重之患”。其中 “议政官”分设上下两局,上局主要由政府官员组成,“掌管创立政府、制定法律、决定机密政务”以及“明赏罚、定条约、宣战、议和”等权力;下局由各藩推举的贡士(优秀人才)组成,主要任务是讨论租税、驿递的章程、造货币等,实际是上局的咨询机构,而无决定权。行政官辅佐天皇督理一切政务,完备天皇亲政的体制。刑法官掌刑法、监察、裁判、警察等司法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俊《明治维新史》
(3)依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日本新政府的太政官体制。(6分)
答案

(1)内廷官变为政府官员(外廷官),三省分工负责,互相牵制。(2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2分)
(2)材料中的观点是美国在一个大国实现了雅典的民主原则。(1分)雅典的民主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分)总统和议员有一定任期(华盛顿创立了一个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惯例),体现了轮番而治原则。(2分)(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差额选举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在美国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中都有体现。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给分,总分不超过7分)
(3)明治维新时,日本新政府的太政官体制力图仿效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形式上实行了中央的权力分割,下局的设立体现一定的民主性,具有进步意义。(3分)但立法、行政、司法之间没有实现清晰的分权,没有实现主权在民的原则,实际上是为了加强皇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学生史料解读能力及史实迁移能力。依据材料一“三个官原本都是内廷官”“中书主发令……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可概括归纳得出唐朝三省的特点是内廷官变为政府官员(外廷官),三省分工负责,互相牵制等。这样设置官员的目的依据所学可知主要是为了通过分化相权从而达到加强皇权。
(2)本题是论证题,阅读材料二先概括出观点是美国在一个大国实现了雅典的民主原则。然后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美国的民主体制进行论证,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特点;总统和议员有一定任期,体现了轮番而治原则;美国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体现了差额选举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3)“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使无偏重之患”这实际上是在效仿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具有进步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材料可知下局官实际上是上局官的咨询机构,而无决定权,上局官却掌握着创立政府、制定法律、决定机密政务等大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皇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举一反三
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封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掌管财权D.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今中国,政治改革方兴未艾。圊首往事,到昨天去寻找借鉴,汲取智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一一《朱子类语》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巳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政府结构必须能使各部门之间有适当的控制和平衡,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
一一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圉近代政治文明一一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一一《中华文明史》
请同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指出这一制度的优点。(6分)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体怎样的原则?结合材料说明此原则的目的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6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试题,谈谈对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符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发展进程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④③①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B.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
C.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