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2) 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以后中枢机构的四次大循环,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6分)
材料四: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3)你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答案

(1)根本原因是丞相位高权重,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皇权专制的阻碍。(2分)
(2)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组成“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宋代以枢密使分割宰相军事权、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作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4分)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逐步加强,日渐发展至顶峰。(2分)
(3)同意。从政治上看,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从经济上看,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从文化思想上看,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中的“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可以看出宰相文高权重,宰相制度的存在,威胁到了皇权专制统治。
依据材料三总结出封建社会中枢机构的循环规律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后又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结合所学知识,秦以后的中枢机构的循环: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组成“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宋代以枢密使分割宰相军事权、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作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可以看出其反应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逐步加强,日渐发展至顶峰。
首先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是:“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它评价了正确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的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即:政治上,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经济上,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文化思想上,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举一反三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唐朝设立门下省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制约防止决策失误B.削弱中书省加强皇权
C.严格限制皇权独尊地位D.完善前代三省六部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B.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D.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皇权B.加强中央集权C.巩固国家统一D.解决王国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