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2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
观点、;行省制较好的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
论述:
观点(4分)
史实(6分)
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2分)
1、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
2、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
3、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3分)
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1、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
2、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
3、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需要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分析的出行省制扩大了地方的自主性,但是另一个方面,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举一反三
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提出:“无一语无来历,无一事无根据。” 在此治学思想的指导下,下列史实与得出的结论配搭正确的是
A.铁锄的出土—铁农具已在江南广泛使用
B.科举制的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C.洋务企业兴办—近代工业在中国出现
D.《论十大关系》发表—***思想成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文献通考》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引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4分)
(2)据材料三,写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4分)概括指出唐宋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2分)
(3)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哪些原则?(4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发展民主方面,后者与前者相比有什么根本不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说:“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由此判断,他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主要依据是
A.能否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能否加强中央集权
C.能否抵御外敌入侵D.能否镇压地方叛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两幅图示,对其本质异同分析得最为准确的是(  )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机构的职能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