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与“有为”(12分)材料一 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

“无为”与“有为”(12分)材料一 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无为”与“有为”(12分)
材料一 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问题: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4分)
(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8分)
答案
(1)水平1:辩证全面且有史实依据。(4分)
•汉承秦制,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等都是因循。但又不完全承秦制,如沿袭周朝的分封制,造成郡国并行的局面;且政令实施宽简舒畅,与秦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水平2:有史实依据,但不够全面(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2)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史实间的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辩证看待汉武帝的“有为”。 (8分)
•汉初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复苏,财富日臻丰厚,为汉武帝的“有为”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汉初的王国势力依然膨胀,贫富分化、土地兼并等民生问题严重,有待汉武帝解决。针对王国势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大体解决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有关汉初以来的民生问题,汉武帝未能“有为”,如未能采纳董仲舒的“限田”、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等建议。
水平2:提取的信息不充分或回答不完整,仅从单方面看待汉武帝的“有为”(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解析
(1)西汉建立后,“汉承秦制”,例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等;同时又有所变通,为维护刘氏天下的统治,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而且实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等政策。
(2)通过实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等政策,西汉迅速恢复了元气,经济得到发展,为汉武帝的“有为”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是“郡国并行”使王国力量逐渐强大,产生王国问题。为此,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郡国并行、推恩令、刺史。
举一反三
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小明阅读岳飞(1103-1141年)《满江红》后的解注,其中较恰当的是
A.①元灭宋B.②女真人C.③蒙古人D.④东北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文中提及的“制度”是指
A.封建制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