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有什么作用?(6分)
(2)材料二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又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一和材料二政府框架构建原则有什么共同点?其目的有无本质区别?(8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
答案
1)三省六部制。(2分)
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4分)
(2)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4分)
分权制衡。(2分)有。材料一为加强君主专制,材料二为防止专制独裁。(2分)
(3)特点: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或人民主权);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有才能的公民无论贫富均可担任公职。(4分)
(4)由于所处历史阶段不同,历史传统的差异使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中的信息“门下省”、“尚书省”和“中书省”等可以看出这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材料二体现的是三权分立的体制,这是依据1787年宪法制定的。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都是体现了权力的制衡,但是二者又有质的区别,材料一的是通过分化事权加强皇权,材料二反映的是防止独裁的思想。(3)从材料“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以看出这是体现的人民主权的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中外制度文明的差异性更多的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决定的,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的多样性等,文明是多元的,需要相互的尊重。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结合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雅典则确立了民主政治。二者都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率先确立的民主制度,主张权力的相互制衡,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阶段和国情的不同,民主制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今天民主文明更是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多样性的文明。
举一反三
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制是指
A.郡县制B.郡国并存制 C.州郡县交错管理D.道州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设立宣政院 B.建立三省制 C.推行行省制度 D.设立刺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
B.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D.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尚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朝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止。”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的赋税比隋朝重B.唐朝的赋税是隋朝的十分之一
C.唐朝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D.唐太宗晚年时已经沦为暴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