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幅员际天,机务日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幅员际天,机务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幅员际天,机务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若稽古制,魏、晋有行台,齐、隋所管置外州称行台尚书省,唐以诸道事繁,准齐分置。分行省,其遗制也。
——《元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 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所未见。 
——《元史·地理志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代统治者实施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形成过程。(4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从行省权力运行的角度说明元代行省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8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的影响。(5分)
答案
(1)原有的万户、断事官等制度的落后;(2分)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事务繁杂,急需加强对地方的统治;(2分)借鉴历代地方统治的经验,继承汉族地方官制。(2分)
(2)过程:起初是中央派出机构,后为地方常设最高行政机构;(2分)起初只管军事,后来扩大到民政、经济、司法诸方面。(2分)
重大民政事务需呈报中书省,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也不能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每点2分,在其中所给出的5点中答出4点给满分,明确下级行政区划和职能不属于本答案)
(3)影响:促进蒙古部落统治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转变;扩大了有效统治的范围;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6分,每点2分,在所给出的5点中答出3点给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 说明原有的万户、断事官等制度的落后;“幅员际天,机务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 说明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事务繁杂,急需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若稽古制,魏、晋有行台,齐、隋所管置外州称行台尚书省,唐以诸道事繁,准齐分置。分行省,其遗制也。”说明借鉴历代地方统治的经验,继承汉族地方官制。
(2)原文大意:中统年到至元年之间,才开始分出设立行中书省。根据具体事务来设立官职,(行中书省的)每个官职都不是一定要有的,都是派出中书省里的官员来负责相应的事务。因此行省起初是中央派出机构,后为地方常设最高行政机构;“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说明起初只管军事,后来扩大到民政、经济、司法诸方面。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代行省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即可。
(3)“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 说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说明扩大了有效统治的范围;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所未见。”说明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点评:历史材料解析题是比较常见的试题类型,但由于此类题型的材料,通常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这就加大了学生理解材料的难度,从而影响到答题的效果。因此,提高历史文言文材料解析题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此类历史材料题呢?
  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破除对此类试题的惧怕、厌烦等消极心理,积极正确地面对这类试题。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我们可以不必把注意力集中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
  其次,解答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的切入点应放在材料的出处,根据材料的作者、时代去推敲和教材连接的部分,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结合问题进行定向思维,组织有效信息准备答题。
  再次,要抓住材料中所给的关键词,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层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对现实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
举一反三
之所以说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是因为:
A.科举制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
B.很多具有文化素养的士人被皇帝控制
C.提高了专制政府的行政效率
D.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B.西汉中朝制度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军机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会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分别指出其政体的性质。(4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6分)
(3)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国家分别采取哪些重要措施来保障公民可以参政议政的?(6分)
(4)材料一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隋唐的三省六部,这一制度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有利于人才的选用,保证了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