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君与民的关系问题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被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材料二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

(11分)君与民的关系问题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被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材料二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1分)君与民的关系问题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被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
材料二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三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
(2)材料二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4分)
(3)概括材料三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指出其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说明洛
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答案
(1)重民生。戒奢从简;轻徭薄赋。(2分)
(2)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强调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两者之间。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4分)
(3)自由平等,分权思想,议会政治,法治思想。
洛克提出了分权说,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5分)
解析
(1)材料一中“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翻译成现代汉语即要求重民生。结合唐太宗的统治政策其体现在戒奢从简;轻徭薄赋。(2)结合材料信息,不难得出,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强调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两者之间。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3)根据材料三中““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可知洛克的思想有自由平等,分权思想,议会政治,法治思想。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英国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成为近代民主国家。
举一反三
历史上时常会出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下列与此相符的是
①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②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新航路的开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帝
——《史记》
材料二:右图是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九卿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代学者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是如何做到“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4分)
(2)根据材料三、四,与之前的朝代比较,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变化主要有哪些?(4分)
(3)自秦至清,中央机构设置变化的目的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6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和英、法两国国家权力中心最主要的相同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判断题:三省六部制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B.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C.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